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穿针诗》
《七夕穿针诗》全文
南北朝 / 柳恽   形式: 古风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七夕节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期盼和思念。诗中以“代马秋不归”开篇,借用了“代马”这一意象,象征着远方的爱人未能归来,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接着,“缁纨无复绪”一句,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纷乱和期待,她试图在秋日的寒风中整理衣物,以此寄托对未来的憧憬。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描绘了女子在月光下缝制衣物的画面,她的心思随着手中的线缕一起跳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而“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与爱人重逢的可能。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情感之中,清冷的露水仿佛是女子泪水的象征,秋风中的玉柱则可能是她心中对爱人的思念。最后,“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忧虑,似乎在问自己,这余下的时光,究竟会与谁共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七夕节这个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柳恽

柳恽
朝代:南北朝   字:文畅   生辰:465年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四

十月瑞庆节,真人降中天。

万国葵藿心,虔祝一炉烟。

龙图凤历等乾坤,睿算弥隆亿万年。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

一举定千差,百发而百中。

密赞中兴业,了无毫末共。

福如沧海寿如山,赫赫声名继前踵。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五十

裁蜀锦,剪吴绫。披白玉,间黄金。

打成一片时,针劄不入。罗纹结角处,线路难寻。

天香影散莓苔石,五叶花开薝卜林。

(0)

偈三首·其二

蓬莱突兀无遮护,铁壁银山无入处。

有时关棙一时开,放出毒蛇当大路。

参禅人,早回顾,莫待临时生怕怖。

荆棘林中暗坐时,百尺竿头须进步。

三十三人老古锥,象转龙蟠曾指注。

休指注,成露布。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

(0)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七

如何是主中主。云大千捏聚,又曰揭。

(0)

颂药山师子话送僧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

置也置也威自全,一出六出眉剔起。

非拟拟,知几几,星流不问三千里。

天外风清哮吼时,为君吸尽西江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