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晚来又有数点雨,声入乡人拭泪中。

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愁深夜却回风。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

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晚雨寄泾州刘晦叔》。诗中描绘了晚雨降临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

首句“晚来又有数点雨”,简洁地勾勒出画面,傍晚时分,零星细雨飘落,为读者铺陈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景象。接着,“声入乡人拭泪中”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声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暗示着人们在雨声中回忆往事,或是在哀伤中寻求慰藉,雨声仿佛成为了一种共鸣,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愁深夜却回风。”这两句诗通过云层遮蔽阳光和夜间的寒风,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云层的遮蔽象征着暂时的安宁与希望,而回风则预示着可能的变故和挑战,这种情感的波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背后寓意的思考。他相信,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并非无意义,而是上天对人间苦难的怜悯与救济。同时,他也坚信,真诚的祈求和虔诚的信仰能够带来改变,这既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也是对人性善良的肯定。

最后,“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这两句诗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诗人的社会关怀。他提到自己已经数月未食荤腥,以此表明自己与民众共忧患、同欢乐的态度。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强调了他作为官员应具备的为民服务、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题穆叔晦雨净风香亭三首·其一

压檐秋影玉参差,小小游亭面面诗。

扁著净香堪一笑,渠香元不要人知。

(0)

霜夕吟月·其一

神飘骨竦影悠扬,独撚吟须恼醉肠。

霜月慰人于冷寞,溪梅挑我以清香。

(0)

天上分来种异常,年年花占菊前黄。

堆将龙麝应难敌,隔尽屏帷亦透香。

此日且饶秋富贵,全家疑在月中央。

明朝酒醒风吹尽,赢得黄金满步廊。

(0)

吴门田家十咏·其十

主家文榜又围田,田甲科丁各备船。

下得桩深笆土稳,更迁垂柳护围边。

(0)

登凤凰台

缭垣桐数树,知是阿谁栽。

鸣凤久不至,游人空自来。

春声归百鸟,古意薄层苔。

缥缈三山外,离云扫弗开。

(0)

寄抱节

枕簟惊秋客意悲,吴湖一望白云迷。

风枝蝉老寒声起,野浦莲衰夕艳凄。

书寄潮船多不到,诗临月馆少曾题。

离魂每夜生归梦,只绕东迁汉县西。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