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凝寒午未开,喜闻青帝隔年回。
争喧社鼓迎仙仗,共对春盘引客杯。
海上阳和应独早,人间岁月递相催。
亦知燮理非吾分,却拟年丰入颂来。
腊尽凝寒午未开,喜闻青帝隔年回。
争喧社鼓迎仙仗,共对春盘引客杯。
海上阳和应独早,人间岁月递相催。
亦知燮理非吾分,却拟年丰入颂来。
此诗描绘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首句“腊尽凝寒午未开”,描绘了冬日严寒未散,午时仍未见春意的情景。接着,“喜闻青帝隔年回”一句,以“青帝”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回归的喜悦之情。
“争喧社鼓迎仙仗,共对春盘引客杯”描绘了人们在迎接春天到来时的热闹场景,既有欢庆的社鼓声,又有共享春盘美食、举杯畅饮的欢乐画面。这不仅展现了民间节日的热闹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期待。
“海上阳和应独早,人间岁月递相催”则将视角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通过“海上”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似乎在某些地方更早到来,而时间的流逝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亦知燮理非吾分,却拟年丰入颂来”表达了诗人虽然深知自己无法参与治理国家、调和阴阳之事,但仍然希望在丰收之年能有所贡献,表达出一种虽不能亲为,但心怀国家、百姓的高尚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烈欢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自然和人类社会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芳草青门路。
还拂京尘东去。
回想当年离绪。
送君南浦。
愁几许。
尊酒流连薄暮。
帘卷津楼风雨。
凭阑语。
草草蘅皋赋。
分首惊鸿不驻。
灯火虹桥,难寻弄波微步。
漫凝伫。
莫怨无情流水,明月扁舟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