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江楼月,思君好断肠。
猿声相应发,山色更青苍。
楚塞来书远,闽关隔梦长。
今朝看愁鬓,为尔半成霜。
昨夜江楼月,思君好断肠。
猿声相应发,山色更青苍。
楚塞来书远,闽关隔梦长。
今朝看愁鬓,为尔半成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楼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昨夜江楼月”,以明月映衬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引出下文的思绪。接着“思君好断肠”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仿佛心都要被思念割裂。接下来的“猿声相应发,山色更青苍”,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猿猴的哀鸣与山色的苍茫相呼应,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
“楚塞来书远,闽关隔梦长”两句,运用了空间距离的对比,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地理阻隔,同时也暗示了通信的不易,使得思念之情更加难以排解。最后,“今朝看愁鬓,为尔半成霜”则以岁月的流逝和外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愁苦情绪,鬓发的半白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思念的沉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心情。
为谁来晚。甚玉关倦羽,恋群不散。
认爪印、那计东西,正日冷山河,自嫌程远。
剩字书空,祗伴的、疏疏星点。
带边声几许,雪后上林,盼开愁眼。还惊岁华荏苒。
已随阳信阻,岭梅遥怨。
念此去、多少风霜,纵耽误秋来,料逢春转。
柳岸烟行,待马首、那时相见。
指落霞、一朵峰青,阵云漫掩。
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
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
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
至正乙巳三月初,王郎远来访老夫。
升堂饮茶礼未毕,索纸为画云山图。
初为乱石势已大,橐驼连拳马牛卧。
忽焉披地高入天,欲堕不堕令人怕。
其阳倒挂扶桑日,其阴积雪深千尺。
日射阴崖雪欲消,百谷春涛怒相激。
林下丈人心自闲,被服如在商周间。
问之不言唤不返,源花莫莫愁人颜。
老夫见之重叹息,何由致我共绝壁。
王郎王郎莫爱惜,我买私酒润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