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鸿北去又南来,断垄荒冈几劫灰。
慈母矶寒风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
江流定与天河合,客泪还经地底回。
未必春光便销歇,白华犹发烧残梅。
燕鸿北去又南来,断垄荒冈几劫灰。
慈母矶寒风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
江流定与天河合,客泪还经地底回。
未必春光便销歇,白华犹发烧残梅。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愁感代哭》,通过对燕鸿南北往返、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深沉的情感。首句“燕鸿北去又南来”,以燕鸿比喻离散的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接下来的“断垄荒冈几劫灰”描绘了荒凉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世事变迁。
“慈母矶寒风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两句,通过“慈母”和“望夫”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等待的执着,以及岁月无情的感慨。江水“定与天河合”象征着永恒不变的思乡之情,而“客泪还经地底回”则寓言了哀痛之深,直抵人心底层。
最后两句“未必春光便销歇,白华犹发烧残梅”,以春天的景色作为希望的象征,即使残梅凋零,仍有白花绽放,寓意着即使在困境中,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诗歌风格。
锦席相招,氍毹对列。桦烛销尽铜壶。
醉人天气,兰露湿金铺。
翠黛双双自扫,箜篌部、密甚还疏。
清音颤,犹疑教就,窈窕世间无。
当时年尚盛,飞觥按拍,意大情粗。
只等閒看过,不解成图。
忽到青衫冷落,鲛泪洒、一半模糊。
临高望,烟条雨叶,岭路付蘼芜。
西郭问幽栖,下重帘、懒看斜阳帆影。
老屋复来还,萋萋碧、亲扫閒庭芜径。
疏枝瘦蕊,笔端春信先春迎。
频岁长须,催近局梵宇,鼠姑方盛。
无端如斗江城,被狼烟猛扰,吟情酒兴。
何忍海桑看,嗟行遁、无那荒村孤艇。
忧生念乱,兰成哀入维摩病。
春到先生去也,怆画稿诗囊空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