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孤云无定踪,桃花流水合相容。
夜来月满群山阁,知在秦人第几峰。
野鹤孤云无定踪,桃花流水合相容。
夜来月满群山阁,知在秦人第几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神秘的画面。"野鹤孤云无定踪",以野鹤和孤云象征诗人的自由飘逸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暗示了诗人不拘一格、随性自在的性格。"桃花流水合相容",则借桃花盛开和流水潺潺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与世无争的和谐心境。
"夜来月满群山阁",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山峦,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最后,"知在秦人第几峰"以疑问的方式收尾,引发读者遐想,诗人不知这清幽之境究竟位于何处,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和对现实世界的淡淡疏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三纪仁皇侍从臣,当时文学动簪绅。
高明已入儒林传,旧室长存历水滨。
岘首空留王粲宅,香山犹识白公真。
他年遗迹应无废,不坠诗书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