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翛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昏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翛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昏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这首宋诗《大暑竹下独酌》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夏日竹林的景象和诗人独自饮酒的情境。诗的前四句写新竹生长繁茂,参差错落,如同琅玕般美丽,暗示了竹子的生机盎然。接着,诗人通过“隆暑”、“焚山樊”等词,形象地描绘了酷暑的热烈,而竹子的君子品格则显得超然物外。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喜爱,它仿佛能理解人的心意,让人心情舒畅。傍晚时分,诗人看到竹梢间漏入的一弯月光,光影斑驳,增添了诗意。他举起酒杯,想要与清风明月共饮,然而“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它们似乎并不停留,只有诗人独自沉醉。
最后两句“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道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惬意,尽管无人相伴,但在醉梦中却感受到清凉与宽广的天地,流露出诗人豁达的心境。整首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落雁凌松桧,呼吸自通天。
昔拜蓬莱下,今踞芙蓉巅。
是时秋方中,爽气何澄鲜。
明月升足底,坐久素光圆。
玉露泻杯斝,松涛叶管弦。
酒母骑茅狗,为我呼子先。
饮余不遽卧,东看沧海烟。
金缕拥阳乌,跃出羲和鞭。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盛代崇文地,雍雍起凤鸣。
尊经罗坟典,开馆延豪英。
秋色入庭宇,槐风日夜清。
请业瞻人范,休居乐友声。
欣兹作人泽,敢忘稽古情。
旁搜惬心赏,默识探其精。
抗怀在千载,徽音聊可赓。
向晦万感息,群动寂无营。
素节兼静候,道机日以生。
壁空门不掩,时见孤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