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凌松桧,呼吸自通天。
昔拜蓬莱下,今踞芙蓉巅。
是时秋方中,爽气何澄鲜。
明月升足底,坐久素光圆。
玉露泻杯斝,松涛叶管弦。
酒母骑茅狗,为我呼子先。
饮余不遽卧,东看沧海烟。
金缕拥阳乌,跃出羲和鞭。
落雁凌松桧,呼吸自通天。
昔拜蓬莱下,今踞芙蓉巅。
是时秋方中,爽气何澄鲜。
明月升足底,坐久素光圆。
玉露泻杯斝,松涛叶管弦。
酒母骑茅狗,为我呼子先。
饮余不遽卧,东看沧海烟。
金缕拥阳乌,跃出羲和鞭。
这首清代张云翼的《登华岳(其四)》描绘了诗人登临华岳之巅的壮丽景象。首句“落雁凌松桧”以大雁翱翔于松桧之间,展现了山巅的高洁与宁静。接着,“呼吸自通天”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仿佛能与天地相通。
诗人回忆起昔日拜访蓬莱仙境的情景,如今又站在芙蓉峰顶,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宁静。“秋方中”点明时节,而“爽气何澄鲜”则形容空气的清爽与明净。明亮的月光照亮脚下,诗人久坐欣赏着皎洁的月色。
饮酒的场景富有诗意,玉露般的清酒倒入杯盏,松涛声如同乐曲,增添了山间的韵味。酒母化身为茅狗,呼唤同伴前来共饮,显示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酒后,诗人并未立即休息,而是向东眺望,沉浸在沧海的烟波之中。
最后两句“金缕拥阳乌,跃出羲和鞭”,以金缕环绕的太阳鸟形象,象征着光明的升起,寓意着新的一天开始,诗人充满活力,期待着新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华岳的雄奇与诗人的豪情。
春云作阴知几日,春雨连朝疏更密。
浦树含滋山气昏,杜若生香溪水溢。
霜微润物听无声,霢霂如膏似有情。
多处人家踰冷节,几株榆柳变清明。
横塘路转林亭侧,贾船渔艇昼停息。
鹁鸠声静鹧鸪啼,滑滑深泥行不得。
东山痴客兴尤佳,冒雨从容立水涯。
短屐缘溪粘碧藓,飞盖张油映绿槐。
浮沤满汀波不起,唤得渡边舟欲舣。
应近隔岸野人家,相约晴来看桃李。
闻说高人住处清,九峰三泖在檐楹。
还忆东郊劝农日,时将蓑笠饷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