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这首清代诗人揆叙的《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以悲凉的秋风起笔,描绘出阅读古诗时感受到的哀婉气氛,仿佛能听见纸上的胡笳声,唤起了对历史人物如杨朱和王粲的共鸣。诗人称赞集中的文章才华横溢,超越同辈,特别提及季札的赞誉,暗示了作者对文学成就的敬仰。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命运多舛,才华与困厄常常相伴,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隐士那样归隐,反而被迫流放到荒僻之地。骨肉离散,生活艰辛,即使身处寒冷的边疆,仍不忘怀故土和江南的美好。诗人通过抒发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坎坷的感慨。
最后,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游学经历,面对亡友的作品,不禁泪流满面。他提醒读者,尽管塞外生活艰难,但这些著作将流传人间,成为不朽的见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情理解和独特见解。
性懒如嵇康,不沐已三岁。
虮虱擅封域,污垢为之地。
譬之大诸侯,父死辄子继。
纳污固云久,用钺岂得已。
朝来汤沐具,缟素雪危涕。
决河卷尘泥,崩风刮氛翳。
弛担坐茂树,未足当快意。
晚日沥馀润,寸栉导积气。
蓬根入风露,浮爽到肝肺。
却忧见斑毛,引镜不敢对。
弹冠一趺坐,茹连岂吾事。
置之勿复道,我醉欲眠尔。
我昔先君子,为公义林引。
论儒摘寡要,太史固坐井。
期公非苟知,力行福黎蠢。
螭坳千载逢,凤池一跬近。
独妍当众媸,隐忧触群愠。
颇觉游梁倦,终成吊湘恨。
声名出寒饿,圭组憎薄命。
纶言表厄陈,衮札囊束笋。
传家侈荣渥,尚足破孤愤。
肠折八哀诗,涕堕五君咏。
长歌饯公归,木脱西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