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柱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景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胸襟壮阔的情怀。
"柱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开篇即以“柱杖”形容手持拐杖的游子,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视野开阔,可望千山,但山峦重叠,仅能隐约见其轮廓。波澜动摇,天际相接,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浸绝岛、孤峰出没。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呼不见,古人物。" 诗人眼中,山下是绵密的白云,如同远壑一般,潮水涌起,似雪花般飞舞。孤立的岛屿与峰峦在波涛中出没不定。赤县神州,这里指的是仙境,但它在哪里?只见风和烟雾迷离,让人难以辨识。呼唤着古代的人物,却又看不见踪迹。
"碧松枝下青瑶石。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任兔走、乌飞超忽。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身世事,一毛发。" 碧绿的松枝下,青瑶石光泽可鉴。诗人抬头望向苍茫的天空,只见淡淡的琉璃色。上界之屋,辰星众多,官府林立,但诗人不为所动,恰似夸父一般忙于鞭策日月。任由兔走、乌鸢飞翔,不加干预。宇宙辽阔,无边无际,而百年光阴,在这宏大背景下,又何须计较世事的得失?身处尘世之事,轻如一根毛发。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和古代人物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探求自然与宇宙真谛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与超脱。
天际云呈白玉盘,花光如雪望漫漫。
冷香离合因风悟,清影横斜界地寒。
开处已知春渐逗,折来常记腊初残。
月明林下青邱句,彷佛今从画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