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胜名疆慰所思,轮云世态亦堪悲。
源分洙泗流多派,烟罩尼丘路欲迷。
旧石龟龙皆剥落,古陵禾黍半高低。
当年闵子曾交梦,今抱新诗汶上题。
览胜名疆慰所思,轮云世态亦堪悲。
源分洙泗流多派,烟罩尼丘路欲迷。
旧石龟龙皆剥落,古陵禾黍半高低。
当年闵子曾交梦,今抱新诗汶上题。
此诗《过汶上县有感》由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通过游览汶上县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首联“览胜名疆慰所思,轮云世态亦堪悲”,开篇即以游览胜地之行来慰藉内心的思绪,然而面对变幻莫测的人世,诗人不禁发出悲叹。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美景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相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颔联“源分洙泗流多派,烟罩尼丘路欲迷”进一步描绘了汶上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洙泗两水在此汇聚,形成了众多支流,象征着文化的多元与丰富;而尼丘山被烟雾笼罩,道路似乎变得迷茫,暗喻了历史的深远与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汶上县独特魅力的赞美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颈联“旧石龟龙皆剥落,古陵禾黍半高低”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描述。旧日的石龟、龙纹等雕刻已经剥落,古墓上的庄稼生长得参差不齐,这些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直观呈现,也是对古人智慧与文明逐渐消逝的哀叹。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与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思考。
尾联“当年闵子曾交梦,今抱新诗汶上题”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感怀。闵子,可能是指孔子的学生闵损,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与怀念。诗人如今在汶上县留下了新的诗歌,既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这片土地文化价值的肯定。这一联以“交梦”这一富有诗意的词汇,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汶上县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同与传承。
综观全诗,《过汶上县有感》通过对汶上县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世态炎凉、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与人文情怀。诗中巧妙运用了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
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飞书奏汉王。
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
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
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
□□□□□□□,架上罗衣不重香。
可惜未央宫里女,嫁来胡地碎红妆。
首领尽如云雨集,异口皆言斗战场。
寒风入帐声犹苦,晓日临行哭未央。
昔日同眠夜即短,如今独寝觉天长。
何期远远离京兆,不忆冥冥卧朔方。
早知死若埋沙里,悔不教君还帝乡。
偃息白石上,啸傲青松底。
从知壶峤中,神仙亦人耳。
流水净我耳,凯风梳我发。
不须携七弦,有客弹清越。
尝笑黄绮辈,千秋称大隐。
汉庭岂金堂,何须摇唇吻。
苍苍虬枝外,望望迷处所。
莫云足寂寥,烂漫云堪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