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

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

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

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

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

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诗中描绘了在战乱时期,百姓为了躲避胡兵,夜晚艰难行走的情景。诗中提到“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

接着,诗人描述了土人们在深冬的夜晚,月亮昏暗,只能依靠微弱的月光前行。他们带着棺柩,急切地想要找到祖先的安息之地,但因仓促匆忙,未能完成合葬的心愿。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

诗中还提到了“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同时也可能寓含着对社会动荡的隐喻。诗人希望逝者能够得到安宁,与祖先同眠于幽宫之侧,并期待着三年后天道转好,能够为逝者修建一座直立茂盛的墓槚,以寄托对亡灵的哀思。

最后,诗人感叹于悲风吹过高原,父老乡亲为之哀痛,而这种深情却无人能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动荡时代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感怀二首·其一

沧江一卧已心灰,避地何人赋「七哀?

」欲遣新愁悟后去,翻抬往恨醉中来。

六桥归梦催衰柳,五月寒岩听「落梅。

」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

(0)

总戎曾蓝田姻丈连日互相酬饮

新缔高门匹,更番各叙亲。

云泥忘分隔,乡国倍情真。

一曲梨园乐,千杯柏叶醇。

他时作图画,此即是朱陈。

(0)

扫花游.宿迁道中见杏花

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

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

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阅东风几度。

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

玉颜憔悴,瑶华无语。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

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0)

金缕曲.和哲夫《重九谒孝陵》韵

转眼乾坤旧。忆当年、兵戈戎马,秋风回首。

十万胡儿来牧草,旧向中原驱走。

莽归迹、都成鸟兽。

剩者前王抔土在,付遗民、凭吊伤怀否。

长江险,险何有。石头城外论功咎。

枉传说、龙蟠虎踞,地存人朽。纵有英雄能创业,■■■■■■。

奈后来、豚犬谁守。

想见我侪啼哭处,剧悲歌、肝胆应如斗。

心头血,杯中酒。

(0)

忆秦娥.写恨

东风又。珠帘倒卷春光透。春光透。

暮山横隔,寒梅消瘦。画阑十二添红袖。

月圆花好人长寿。人长寿。琴樽未改,江山非旧。

(0)

蝶恋花.将去日本,因忆往岁平安神宫观樱之游,赋此赠别凤举。凤举亦将归江西,故有末句

开到樱花春色贱。不放春归,早是春过半。

看看绿阴沉酒盏。家家人醉离春宴。

往岁春情扃水殿。又见梅花,莫道春还浅。

我已归心牵柳线。牵情更过江南岸。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