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杖屦饱相从,每月须拚十日中。
鼎足三人同宿留,瓮头一盏奉从容。
别来不隔千山月,旧赏难乘两腋风。
更想先生新活计,烟波别业兴方浓。
山庄杖屦饱相从,每月须拚十日中。
鼎足三人同宿留,瓮头一盏奉从容。
别来不隔千山月,旧赏难乘两腋风。
更想先生新活计,烟波别业兴方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开篇“山庄杖屦饱相从,每月须拚十日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足农村生活的向往,"杖屦"是指农民劳作后休息时用的木杖和草鞋,而"每月须拚十日中"则暗示了一个循环自然的时间节奏。接着“鼎足三人同宿留,瓮头一盏奉从容”描绘了一幅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三个朋友一起过夜,共享简单的晚餐。
然而诗歌随后转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别来不隔千山月,旧赏难乘两腋风”表达了时间流逝、难以重复往昔乐事的情感。最后“更想先生新活计,烟波别业兴方浓”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新的生活规划,"烟波别业"可能指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职业规划,而"兴方浓"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意境深远,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勾勒出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画卷。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