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其一》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其一》全文
宋 / 赵汝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0)
注释
诗评:对诗歌的评价。
明水:清澈的水。
好:赞美。
我:诗人自己。
尚:还。
逶迤:犹豫不决。
丹穴:红色的山洞,常用来象征凤凰的居所。
三千仞:极高,形容极高峻。
苍藤:青色的藤蔓。
千万枝:极多,形容茂盛。
谷耕:在山谷中耕田。
好鸟:美丽的鸟儿。
社饮:乡村集体聚会饮酒。
庞眉:白眉,形容老年人。
他日:将来。
烦君:麻烦您。
书堂:书房。
佛祠:佛寺。
翻译
诗中称赞清水好,笑我还在徘徊不前。
那丹穴高有三千仞,环绕着无数苍翠的藤蔓。
在山谷间耕作时听到悦耳的鸟鸣,参加社祭时见到白发老人。
将来请你指引,我要在书斋和佛寺之间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谈的《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其一)》,以明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诗评明水好”直接赞美了泉水的清澈明亮,显示出诗人对水质的赞赏。接着,“笑我尚逶迤”流露出诗人自嘲之意,表示自己还在世俗事务中徘徊,未能完全沉浸于山水之间。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描绘了一幅山势险峻、藤蔓繁茂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诗人通过“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和谐与宁静,好鸟鸣叫与村民聚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淳朴的乡情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朋友能指引他找到一处既能读书又能静心修禅的地方,可能是书斋或佛寺,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也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赵汝谈
朝代:宋

(?—1237)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号南塘。以荫补将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任江西安抚司干办等职。曾佐丞相赵汝愚拥立宁宗。历通判嘉兴府、知无为军,有循吏名。宁宗嘉定六年,金国内乱,献料敌、备边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门著述。端平间,以礼部郎官召,复疏边事及楮法。累官至权刑部尚书。卒谥文恪,一作文懿。于经、子、《通鉴》、《杜诗》皆有注。有《介轩诗集》。
猜你喜欢

酬答复州叶教授·其一

先生来赴泮林期,正是寻花问柳时。

偷把春风舞雩曲,蒹葭江上避人吹。

(0)

留别南湖二首·其二

九重城里尘如海,只有南湖一片霜。

若向南湖谈世事,老夫只得去池阳。

(0)

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帅□侍郎韵为荆帅范侍郎寿·其六

六歌渔父寿诗声,一声声带竹枝情。

大枝千岁不改色,小枝孙子满林生。

(0)

用韵寄四川总领陈郎中·其一

天上归来睡九春,一封黄牒拜除新。

赤城洞府今为主,抚掌群仙总是宾。

(0)

海盐鹿苑寺

郡邑相望路半停,屹然香刹耸林坰。

罢参释子忘情久,应供胡僧入梦灵。

东去无情波缭绕,西来有意柏葱青。

定知俗驾经过少,月上松扉不用扃。

(0)

雨中忆花寄怀曾季永严从礼二首·其一

馀寒苦淹留,破衲无遽弃。

欣闻好雨来,正念春耕未。

濒南花退早,何止桃李事。

牡丹及酴醾,锦碎仍玉委。

流年定何之,叹息付流水。

想像田庐中,桑柔麦如尾。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