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0)
注释
青松:青翠的松树。
涧壑:山谷。
闻:听到。
风声:风吹的声音。
百尺丝:百尺长的枝条。
千岁苓:千年老茯苓。
自性:本性。
久要:长久生存。
小草:小草药。
远志:远大的志向。
医和:古代名医。
并世:同时代。
深根:深厚的根基。
固蒂:稳固的根系。
医国:治国。
太早计:过早的期待。
小大材:大小事物。
殊:不同。
气味:本质气息。
相似:相同。
翻译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山谷中,十里之外都能听到它的风声。
树顶有百尺长的枝条,树下有千年老茯苓。
松树本性适合长久生存,能帮助人们抵抗衰老。
小小的草药也有远大的志向,一生相伴在身旁。
医术高超的医和已不在世间,但深根固蒂的智慧仍需留存。
人们常说医术可以治国,但这可能过早了。
大小事物各有其用,但本质气息却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给苏轼的第二首赠诗,以青松和小草为象征,表达了对苏轼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其才华的期许。首句“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描绘了青松挺立山涧,其声传十里,象征苏轼的刚直不阿和影响力。接下来的诗句“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比喻苏轼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暗示其长久的生命力。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进一步赞扬苏轼的内在品质,认为他具备延年益寿的特质,能够抵御岁月的侵蚀。接着,“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将小草与苏轼相提并论,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寓意虽小却志向远大。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暗指苏轼的医术如同古代名医扁鹊一般,非同凡响,他的根基深厚,立场坚定。然而,诗人也提醒,“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暗示苏轼的才能过于卓越,可能过早地被寄予厚望去治理国家。

最后两句“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强调虽然苏轼的才情出众,但其本质与普通人才华中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气质。整首诗以自然之物寓言,赞美苏轼的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告诫。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边陲万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凯歌。

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

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

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

(0)

岳阳楼晚望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捲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0)

秦中送李九赴越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

谢家徵故事,禹穴访遗编。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0)

木兰花·其二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0)

鹭鸶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

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

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

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0)

送道者

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