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一位道者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和超脱世俗的哲思。"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表达了两位修行者在山中偶遇,但今日必须再次告别的情境,给人一种无常感和淡淡的悲凉。
"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这里的“无挂”意味着心无牵挂,而“万里”则是空间距离的极致延伸,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广阔和深远。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一句,通过“绝烟火”形容山中自然环境的清寂与孤冷,反衬出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与人交谈,都是关于过去的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折射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表明这次出行,没有门下弟子陪伴,只有忠诚的白犬随行,这不仅是对孤独旅途的写照,更凸显了诗人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以及与自然世界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贾岛在此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道法修持的理解,以及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
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
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
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
公来使湘州,气象日淳美。
不为察察明,自谓平平耳。
未须走原隰,但使心如水。
傥无耳目蔽,庭户即千里。
顷闻上封章,便欲返桑梓。
其如矍铄姿,难著湖山里。
春风一札下,趣往觐天咫。
新渌渺沧洲,扬舲一何驶。
士方处远外,忧国抱蕴底。
宁应立君前,辅车有或柅。
煌煌四门开,侧席问民疻。
百虑愿毕陈,高风泚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