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赤壁矶》
《赤壁矶》全文
宋 / 张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

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

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

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ì
sòng / zhāngzhí

qiūqīngnòngqíngchuān

yǐngfēiyuèángshǒushìfàntiān

réncáisānguóhòubiānxìnshíniánqián

chuībèiguīfánkǒuhuāluòmǎnchuán

注释
秋清:秋天的清澈。
晴川:晴朗的河川。
坡月:苏东坡诗中常有的明月。
梵天:古印度神话中的宇宙天空。
三国后:指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之后。
边信:边境的消息。
樊口:地名,位于湖北黄冈附近。
芦花:秋季常见的一种植物,白色,象征凄凉。
翻译
秋天的清澈也足以让人精神焕发,我在河边玩水,欣赏着晴朗的河川。
我看着自己的倒影,并非苏东坡月下独酌的景象,抬头仰望,那是佛教中的宇宙天空——梵天。
在才华横溢的人物涌现于三国之后,边境的消息却还是十年前的模样。
我吹着笛子回到樊口,只见满船都是飘落的芦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两句,诗人似乎在一个清新的秋日里,不急不缓地行走于一片清澈的水边,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里的“梵天”通常指佛教中的梵净天,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天界,象征着极致的清净与安宁。

中间两句,“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则是诗人对于历史和时间的一种反思。三国时代以后的“人才”可能指的是那些在乱世中仍能保持自己操守和理想的人物,而“边信十年前”则可能暗示着某个重要的承诺或约定。

最后,“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则是诗人对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黄昏时分,吹着笛子,缓缓地驾着装满了芦花的小舟归航于樊口,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着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少虚用前韵见贻仍答二首

别君岁月多,万事皆非昔。
天昏惨暮云,愁绪繁堪织。
岂期成东邻,日造芝兰室。
吟哦戒骚奴,挥洒惊墨客。
犹嫌小伎耳,宴坐学欺魄。
人间倏流电,悟此真良策。
堂堂少林老,我岂得其骨。
君来叩两端,一笑非言默。
超然反其真,游子归故宅。
玄机傥未领,对面千山隔。
象罔亦何心,珠还赤水北。
圣贤勿云远,謦咳常在侧。

(0)

时升见惠芍药三朵作诗谢之二首

婢妾纷纷只谩争,美人后出更倾城。
东君可是多情思,留取妖容作饯行。

(0)

寿汤总领

睿主宽仁遍九垓,西南总计属英才。
一犁雨向田间足,万里春从天际来。
洗尽疮痍凭药石,调成鼎鼐得盐梅。
赤松有约应难老,未信人间白发催。

(0)

闻车驾幸金陵二首

强敌凭后极,神天亦恶盈。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0)

再用南伯韵

乾坤谁整顿,世乏英雄姿。
陛下求贤切,焦劳见宵衣。
草茅岂无人,耕雨钓寒漪。
如何一终星,坐视戎马肥。

(0)

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

吾宗枝干衰,弱植念孤独。
结交得此君,蒹葭倚琼玉。
即之不忍去,爽气如可掬。
初观爱柯茎,久坐穷节目。
细叶裁云新,深根封藓绿。
从今净两眼,不数山中木。
世路繁荆榛,相将隐空谷。
直须丹凤来,采实虞庭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