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天乐》
《齐天乐》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

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

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

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青童谨捧金诰。

此则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

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

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

(0)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齐天乐》是一首修炼心境的道教歌曲,以修仙为主题,表达了对修行方法和境界的追求。词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修行者在内心世界中的探索和提升。

"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暗示修行者需要找到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如同设立炼丹的炉灶,寓意精神修炼的基础。"丹田"和"万象"代表内在的宝藏和宇宙万物,修行者在此处集中精神,进行祈祷和冥想。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将内心视为药珠宫殿,引导精神之路畅通无阻。"灵明"和"神珠"象征着清明的意识,修行者通过修炼使其翻转,达到超脱的境地。

"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上升到天庭,接受天帝的嘉奖。"青童谨捧金诰",以神话传说中的仙童手持圣旨,象征修行者的成就得到认可。

"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强调修行者在功行上的圆满,带来吉祥福泽。"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表达修行者在天界长久驻留,持有仙草,象征长生不老。

最后,"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洞悉真理,达到无为而治,超越世俗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教修炼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和理想追求,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送王充老归旴江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

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

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0)

赠戴渔

李氏小房何必庐,颜氏心斋自有书。

吾衰久矣不复梦,子归求之师有馀。

千春杏花开阙里,万代风声吟舞雩。

静听犹闻唤回也,惊起不觉呼参乎。

茫茫空里撮不得,历历个中殊不疏。

一点外皆閒事业,三声中有大工夫。

莫欺山东老王质,拨醒江南穷戴渔。

若逢有眼但举似,漫敲此骨真何如。

能于灵府钻三寸,敢许孟门增一徒。

清风各自在何处,明月相看元不孤。

他还见汝不见汝,定是故吾非故吾。

(0)

和郭从范二首·其二

萱草摇清风,榴英焰方午。

新燕披紫茸,低昂子随母。

暄寒换时节,浓疏变庭树。

杜老痴不归,空怜小儿女。

(0)

刘氏慈义亭

天公殊愦愦,此语不须疑。

已失黔娄妇,还亡伯道儿。

孤亭时一恸,行路不胜悲。

会倩韶钧手,重为楚些词。

(0)

元日怀陈道人并忆焦山旧游二首·其一

故人应白发,今我尚华颠。

旧约鸥能记,新诗雁不传。

功名画地饼,岁月下江船。

回首题诗处,凄凉已去年。

(0)

游洪阳洞·其一

朝来拔脚尘埃底,共访人间小有天。

唤醒几年朱墨梦,胸中丘壑故依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