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
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
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
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青童谨捧金诰。
此则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
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
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
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
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
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
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青童谨捧金诰。
此则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
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
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
这首元代王哲的《齐天乐》是一首修炼心境的道教歌曲,以修仙为主题,表达了对修行方法和境界的追求。词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修行者在内心世界中的探索和提升。
"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暗示修行者需要找到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如同设立炼丹的炉灶,寓意精神修炼的基础。"丹田"和"万象"代表内在的宝藏和宇宙万物,修行者在此处集中精神,进行祈祷和冥想。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将内心视为药珠宫殿,引导精神之路畅通无阻。"灵明"和"神珠"象征着清明的意识,修行者通过修炼使其翻转,达到超脱的境地。
"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上升到天庭,接受天帝的嘉奖。"青童谨捧金诰",以神话传说中的仙童手持圣旨,象征修行者的成就得到认可。
"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强调修行者在功行上的圆满,带来吉祥福泽。"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表达修行者在天界长久驻留,持有仙草,象征长生不老。
最后,"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洞悉真理,达到无为而治,超越世俗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教修炼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和理想追求,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哲学意味。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
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
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李氏小房何必庐,颜氏心斋自有书。
吾衰久矣不复梦,子归求之师有馀。
千春杏花开阙里,万代风声吟舞雩。
静听犹闻唤回也,惊起不觉呼参乎。
茫茫空里撮不得,历历个中殊不疏。
一点外皆閒事业,三声中有大工夫。
莫欺山东老王质,拨醒江南穷戴渔。
若逢有眼但举似,漫敲此骨真何如。
能于灵府钻三寸,敢许孟门增一徒。
清风各自在何处,明月相看元不孤。
他还见汝不见汝,定是故吾非故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