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汤丞相三首(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即便是面临刀刃也毫无畏惧,独自守护着忠诚之心,不会因为世俗的评价而感到羞愧。这种境界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崇高的道德品质。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贤明统治者的比喻,赞颂他们的功绩如同照耀两代的明灯,受到四海之人的依赖和信任。陶甄在此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对国家有大功的人物。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这两句则描绘了历史人物逝去之后,虽然可能会有诸多流言蜚语,但在其生前,已经以完满无缺的品行和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信心,即时间会证明一切,公正的评判终将确定,而那些值得纪念的事迹,将被史书所记录并流传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和贤明统治者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历史责任感的强烈体现。
平生万里兴,敛退著寸尺。
向来类窃鈇,少日已争席。
曩过招提饭,惬当易为适。
食鲑如举士,名下无遗索。
谈馀天雨花,茶罢风生腋。
谁言尘土中,有此坐上客。
言前倾许可,胸次开堛塞。
同是蠹鱼痴,还归理编册。
长安千门雪,蟹黄熊有白。
更约载酒行,无为守岑寂。
吏能精密,里行姻恤。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春去怀贤感物多,飞花高下罥丝窠。
传闻治境无戾虎,更道丰年鸣白鼍。
史笔纵横窥宝铉,诗才清壮近阴何。
寄声千万相劳苦,如倚胡床得按摩。
孤根偃蹇非傲世,劲节癯枝万壑风。
闺中白发翰墨手,落笔乃与天同功。
重关尽撤女乐罗,飞仙舞姬纷盘娑。
万夫辟易佳人歌,明烽警羽疾骑驮。
绿江已失逾金河,铜符合虎趣偃戈。
柳边龙塞委刹那,昆湖琼岛无曾波。
洪都反緤趋尊华,长筵列炬明刀靴。
死绥报国腾妖娥,控大思正相唯阿。
江汉淮黄无稼禾,炎火千里蜒蝮蛇。
白山黑水飞苍鹅,路严仆甲犹斜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