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汤丞相三首·其二》
《挽汤丞相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0)
翻译
技艺娴熟,忠诚无愧于天
辅佐两朝,造福天下
身后是非多,生前清白如一
未来公正评价,历史铭记流传
注释
游刃:技艺熟练。
馀:宽裕。
孤忠:独自忠诚。
愧:感到惭愧。
天:上天。
两朝:两个朝代。
资:辅助。
弼亮:辅佐明君。
四海:天下。
赖:依赖,依靠。
陶甄:比喻教化民众。
身后:死后。
浮言:流言蜚语。
汹:众多。
素履:平日的言行,清白的操守。
他时:将来。
公论:公众的评价。
定:确定。
史笔:史书的记载。
流传:流传后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汤丞相三首(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即便是面临刀刃也毫无畏惧,独自守护着忠诚之心,不会因为世俗的评价而感到羞愧。这种境界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崇高的道德品质。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贤明统治者的比喻,赞颂他们的功绩如同照耀两代的明灯,受到四海之人的依赖和信任。陶甄在此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对国家有大功的人物。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这两句则描绘了历史人物逝去之后,虽然可能会有诸多流言蜚语,但在其生前,已经以完满无缺的品行和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信心,即时间会证明一切,公正的评判终将确定,而那些值得纪念的事迹,将被史书所记录并流传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和贤明统治者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历史责任感的强烈体现。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次韵稚川

平生万里兴,敛退著寸尺。

向来类窃鈇,少日已争席。

曩过招提饭,惬当易为适。

食鲑如举士,名下无遗索。

谈馀天雨花,茶罢风生腋。

谁言尘土中,有此坐上客。

言前倾许可,胸次开堛塞。

同是蠹鱼痴,还归理编册。

长安千门雪,蟹黄熊有白。

更约载酒行,无为守岑寂。

(0)

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

山光扫黛水挼蓝,闻说樽前惬笑谈。

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萧洒似江南。

屡陪风月乾吟笔,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传去,拾遗今日是前衔。

(0)

写真自赞五首·其二

吏能精密,里行姻恤。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0)

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

春去怀贤感物多,飞花高下罥丝窠。

传闻治境无戾虎,更道丰年鸣白鼍。

史笔纵横窥宝铉,诗才清壮近阴何。

寄声千万相劳苦,如倚胡床得按摩。

(0)

题李夫人偃竹

孤根偃蹇非傲世,劲节癯枝万壑风。

闺中白发翰墨手,落笔乃与天同功。

(0)

重关篇

重关尽撤女乐罗,飞仙舞姬纷盘娑。

万夫辟易佳人歌,明烽警羽疾骑驮。

绿江已失逾金河,铜符合虎趣偃戈。

柳边龙塞委刹那,昆湖琼岛无曾波。

洪都反緤趋尊华,长筵列炬明刀靴。

死绥报国腾妖娥,控大思正相唯阿。

江汉淮黄无稼禾,炎火千里蜒蝮蛇。

白山黑水飞苍鹅,路严仆甲犹斜柯。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