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能精密,里行姻恤。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吏能精密,里行姻恤。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其二)》,通过对自身特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黄庭坚对个人品性的反思和评价。诗中提到“吏能精密,里行姻恤”,赞扬了他处理政务的精细和关心民间疾苦的一面,但同时也指出他不如兄长元明那样少有过失,没有元明那种忧虑万事的倾向。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斟酌人事,也有其独到之处,然而不如弟弟知命那样豁达,没有知命那种好胜的性格负担。
诗人以鲁直(黄庭坚的字)自比,承认自己虽然想减少过失但未完全做到,同时又表示自己没有像知命那样傲视世俗。最后,他以乘舟江南为喻,暗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态度,不确定是否会遇到顺境或逆境,表达了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剖析,展示了黄庭坚的谦逊、理智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