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十三首,主要通过对古代文人玉川卢的赞美,批评了现代人对于书法艺术的忽视和轻视。"万古文章有坦途",诗人指出自古以来文学创作的道路虽广,但能像玉川卢那样在书法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多见。"纵横谁似玉川卢",这里的"玉川卢"可能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卢仝,以其书法风格独特而著称。
"真书不入今人眼",诗人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书法真谛理解不足,甚至将其视为粗陋技艺("鬼画符")的忧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价值被忽视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寓含着对书法艺术传承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尊重与惋惜,以及对后世能重新认识并珍视这种艺术的期待。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
哀荣今共尽,悽怆杜陵田。
门摇枯苇影,落日共鸥归。
园近鹿来熟,江寒人到稀。
片云穿塔过,枯叶入城飞。
翻怕宾鸿至,无才动礼闱。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