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其二》
《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日兼春日,閒身是老身。

行年申直戊,交运丑支辛。

岂敢綦安佚,聊希刮钝屯。

童儿看书户,把笔已如神。

(0)
翻译
新年既是春天,闲适的生活属于我这老者。
岁月到了申年直月戊日,命运轮转进入丑年辛支阶段。
我怎敢贪图过分的安逸,只希望能稍微振作,摆脱困境。
小童在窗边读书,握笔的样子已经像个小神童。
注释
元日:新年。
兼:同时。
閒身:闲适的生活。
老身:老者自称。
行年:经历的年岁。
申直戊:申年直月戊日(干支纪年法)。
交运:命运转换。
丑支辛:丑年辛支(干支纪年法)。
岂敢:哪里敢。
綦安佚:过分安逸。
聊希:姑且希望。
刮钝屯:振作,摆脱困境。
童儿:小孩。
看书户:在窗边看书。
把笔:握笔。
如神:像个小神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元日(春节)和立春双节为契机,自述年事已高,身体闲适,但并未因此而懈怠。他提到自己年龄已至申(六十岁)与戊(七十五岁)之交,且处于丑(十二地支之一,代表牛)与辛(十天干之一,代表金)的运势更迭之中。

诗人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表示不敢过于安逸享乐,而是希望在逆境中磨砺自己,有所作为。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童子在窗边专注读书,仿佛已经掌握了书中的智慧,显示出对下一代的期待和欣慰。

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阶段的认识,以及对家庭和谐、后辈成长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的诗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筑室种树

抚剑欲远适,舍旃辄复息。

四海广大身正孤,东西南北颇同役。

筑室种树反开门,闾里小人哀王孙。

丈夫委顺故在俗,馀事悠悠何足论。

(0)

铜雀台瓦砚

当时鸳鸯梦,飞入魏宫来。

崇构灭馀香,碧瓦空在哉。

磨砻变新砚,洗刷涤故苔。

但取圭角全,何必琼与瑰。

(0)

送献臣是时献臣侍亲之淮南予亦且侍行临荆州献臣先从东门出故有此作

风土乐荆楚,尘埃倦都洛。

东游欣邂逅,勿复惊离索。

尚悔不同舟,令人惭李郭。

(0)

豫章儒者

豫章有儒者,读书三十年。

但识上古风,不知时俗迁。

一闻西戎叛,有意摧群顽。

诣阙上封章,臣知用兵权。

不在劳士卒,不须役戈鋋。

要先正其本,本正末自安。

臣观朝廷中,或有可废员。

臣观草泽中,或有可用贤。

国家既失此,奸吏随矫虔。

吏奸万事隳,外患随因缘。

所以子玉存,文公积愁颜。

所以汲黯亡,淮南为无难。

天子览表叹,当朝常拳拳。

回头谓群公,可付史馆编。

可使靡好爵,以补风化源。

岂知贵臣忌,投尔南海壖。

不得面指陈,胸襟曷由宣。

卒走驱使行,行行酌贪泉。

名与囚隶俱,位乃胥校联。

九重竟不知,犹谓列王官。

奈何乐尧舜,乃是取危颠。

谁云遇明主,未免遭弃捐。

遂令天下士,齰舌戒勿言。

宁有死壑中,安有议君前。

浮云蔽白日,自古同所叹。

岂为此生悲,我歌愿胪传。

(0)

得邻几书

君乘使者车,我为列郡守。

地理秦与越,天文井兼斗。

梦寐且不通,言笑安得同。

忽传咫尺书,远愧西南风。

衰老容貌迁,忧患志气落。

闻君白纷如,我亦不如昨。

舍书计离别,忽忽三四年。

一日成九秋,此语犹信然。

天地大逆旅,外物不可必。

出处多舛驰,相逢定何日。

尚禽晚且游,沮溺长耦耕。

此意虽未合,且当勤寄声。

(0)

闻子飞作谏官寄隐直

玉以二献珍,金以百鍊精。

钱侯困踬时,讵免时俗轻。

感激生愤勇,辛勤就功名。

居然取高第,自此凌诸生。

谏官近冕旒,地望临公卿。

报国须荐贤,致君在举能。

萧朱尚结绶,张杜犹提衡。

小雅纪伐木,微禽识同声。

此风久已无,贤者当肯行。

念子早治装,复令世人惊。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