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
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
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吞声恨贺兰。
岂是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
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
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
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吞声恨贺兰。
岂是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
这首明代诗人张可大的《书边事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疆战事图景。首句“无端小草出登坛”,以小草喻指无妄之灾或突然崛起的敌军,暗示战事的意外爆发。次句“壮士徒歌易水寒”引用荆轲刺秦的典故,表达壮士面对严峻形势的悲壮与无奈。
第三句“枉把全师轻一掷”,批评决策者轻率地投入全部兵力,显示出对战略失误的忧虑。第四句“遂将宿将尽三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策导致的老将损失惨重。
第五句“腐儒误国由房琯”,借古讽今,暗指像房琯这样的儒臣不懂军事,导致国家陷入困境。最后一句“野老吞声恨贺兰”,通过描绘民间百姓无声的哀怨,表达了对边关战败和国家衰败的深深痛惜。
整首诗以边事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决策者的责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患意识。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
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
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
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
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
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