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
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
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物的评价。"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描绘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矛盾心理,可能是对某物或某人的深深眷恋却又无法得到或表达。"西天碧眼胡"可能指的是来自西方的异族人,这里的"碧眼"可能带有神秘或异域色彩,而"尽力道不识"则暗示了对方身份的神秘或难以理解。
"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则是对人物的直接评判,"识不识"表示不确定其真实面目,"临际德山"可能是指面临道德选择的关键时刻,而"太平奸贼"则揭示出对这个人的怀疑,认为他表面上看似太平无事,实则隐藏着奸诈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隐晦的象征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倦雁呼群,鸣蛩唤夕,尚淹残暑。
文园病久,暗怯茂陵秋雨。
甚遥空、乱云四垂,登楼一望犹吾土。
且寄怀物外,东皋閒话,洞天挥麈。延伫。忘宾主。
喜白雪阳春,渐多新侣。华年似水,莫道当时弦柱。
尽匆匆、教唱渭城,断肠漫惜歌者苦。
料关情、叶底吟蝉,送客杨枝舞。
词心百结,付一往沈冥,罢歌苌楚。怨痕梦缕。
尽秋坟夜唱,鹤衣愁舞。坏土飘零,莫话西陵风雨。
逐流去。问尘世那寻,堪葬花处。穿冢空自许。
甚没分同归,段桥西路。菊泉荐俎。
好萧条异代,共盟幽素。满目江山,谁省骚人意苦。
漫回伫。折冰弦、恨深重鼓。
《扫花游.民国十五六年,余卜居圣湖之滨。每来往孤山,见道侧孙花翁墓埋没蓬颗间,心焉伤之,拟为修葺,未果也。旋闻湖滨筑路,墓将被毁,方商之周湘舲,谋迁葬,得易大岸自杭急札,云墓已毁。湘舲立遣人往杭道地,则仅得束棺之铁及石碣、石案诸物,棺椁则云已化尽。湘舲乃与刘翰怡筑冢于道左高阜,表曰宋词人孙花翁墓,树石案于前,实则遗骼已莫知所在矣。方事之殷,大岸为图纪之,且题词甚悲,久存余所。越十余载,余避兵香港,大岸病逝于沪,所遇之阨甚于花翁,及卅一年冬,余归,乃借诸友为营葬于沪之联义山庄。其遗命欲葬西湖,终莫之遂,可哀也》【清·叶恭绰】词心百结,付一往沈冥,罢歌苌楚。怨痕梦缕。尽秋坟夜唱,鹤衣愁舞。坏土飘零,莫话西陵风雨。逐流去。问尘世那寻,堪葬花处。穿冢空自许。甚没分同归,段桥西路。菊泉荐俎。好萧条异代,共盟幽素。满目江山,谁省骚人意苦。漫回伫。折冰弦、恨深重鼓。
https://shici.929r.com/shici/SgtNcm.html
天上人间多少恨,秋千雨绝云飞。
汴京依样水流西。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
新愁浑似比红儿。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