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浅艳来何处。不是闲云雨。
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
阑珊岂是东风妒。惜暗香分付。
香在玉清宫,不惹年华,只带春寒去。
霓裳浅艳来何处。不是闲云雨。
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
阑珊岂是东风妒。惜暗香分付。
香在玉清宫,不惹年华,只带春寒去。
这首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颂,描绘了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春意。开篇“霓裳浅艳来何处,不是闲云雨”两句,以轻盈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景图。在这里,“霓裳”二字形容的是春日细雨,既非悠然自得的白云,也不是急促而来的春雨,而是一种温柔和煦的降水。
“雪苑旧精神,燕席吟窗,昨夜生轻素。”这里,“雪苑”指的是覆盖着露珠的草地,它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时刻,坐在窗前吟咏诗句,心中萌生出昨夜初春之意。
“阑珊岂是东风妒。”这句话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不解和疑惑,是不是因为东风的偏爱才让花朵如此轻易地凋零?
最后,“惜暗香分付。香在玉清宫,不惹年华, 只带春寒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不留的哀愁。美丽的花香被分配给了虚幻的“玉清宫”,这香气不受时光侵蚀,只是随着春风携带着一丝寒意悄然离去。
整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特质的独到感悟。
霹雳下虚殿,破楹非梦凶。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
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
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何曾逢寄驿,空自听吹笳。
今日樽前胜,其如秋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