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子庙震》
《孔子庙震》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霹雳下虚殿,破楹非梦凶。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

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ǒngmiàozhèn
sòng / méiyáochén

xià殿diànyíngfēimèngxiōng

chángzhānhuàgǔnjīnshíjiànshēnglóng

yǐnyǐnléishēngsànshūshūcóng

zhīzhòngmiàoshìguāiyōng

注释
霹雳:惊雷。
虚殿:空荡的宫殿。
破楹:断裂的屋梁。
梦凶:噩梦中的景象。
昔尝:过去曾。
瞻画衮:瞻仰描绘龙袍的画卷。
升龙:真龙升天。
隐隐:隐约。
雷声散:雷声消散。
疏疏:稀疏。
雾气:雾气。
予知:我明白。
仲尼庙:孔子庙。
蓄乖慵:藏匿着乖张懒惰之人。
翻译
惊雷震动空荡的宫殿,断裂的屋梁并非噩梦中的景象。
过去曾瞻仰描绘龙袍的画卷,如今亲眼目睹真龙升天。
隐约的雷声渐渐消散,稀疏的雾气随风而来。
我明白这孔子庙,并非藏匿着乖张懒惰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孔子庙震》,描绘了在孔子庙中经历一场雷电震动的场景。首句"霹雳下虚殿"形象地写出雷声之大,仿佛直接击中空旷的庙宇,暗示着不寻常的事件发生。"破楹非梦凶"进一步强调这不是梦境中的幻象,而是现实中的灾难。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回忆起过去在庙中看到的绘有龙纹的礼服(衮),与眼前雷电中的景象形成对比,似乎雷电带来了某种象征意义,如龙腾升天,预示着变革或神圣力量的显现。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描绘了雷电过后,声音渐远,雾气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诗人借此表达对孔子庙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

最后两句"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诗人确认这并非孔子庙的过错,而是自然现象,暗含对庙宇的尊敬和对孔子精神的坚守,认为即使面临这样的震动,孔子的精神依然不改其正直和勤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雷电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寓含了对孔子及其精神的敬仰和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门景公

觉病当宜早问师,病深难疗恨难追。
晋侯徒有秦医缓,疾在膏肓救已迟。

(0)

晋门郭钦

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

(0)

六朝门再吟

兴亡何故遽环回,汤纣身为事可哀。
莫是自长嫌胜己,蔽贤犹执匹夫才。

(0)

六朝门三废帝

明庄节闵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
已叹一年三易换,更嗟殴辱下东廊。

(0)

六朝门再呤

空知勇锐不知兵,困兽孤军未可轻。
安有长驱百馀万,身驰几旅欲先征。

(0)

六朝门宣帝

宣帝骄奢恣所为,后宫升降略无时。
乘危自有妻公在,安许鸾凰是尉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