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起》
《夜起》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

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

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

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

非因驰照远,谁复认池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起身,追寻月光与晨星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诗中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听觉(蟋蟀的鸣叫)、视觉(海棠花的半开)、触觉(秋衫被露水打湿)和想象(流萤与电影般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幽深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首联“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穿越夜色,追寻那明亮的月光与初现的晨星。这种孤独而坚定的探索,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颔联“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则将焦点转向了自然界的声音与形态。蟋蟀的低吟与海棠花的半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进一步深化了夜色的凉意与环境的静谧。秋衫被露水打湿,团扇上沾满了青苔,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尾联“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以动态的场景结束,流萤的飞舞与电影般的光影在窗户上映现,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象征着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一联巧妙地回应了首联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瞬间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送姚司理以兰台应召候选·其一

少年高第抱琮璜,一曲阳春海上清。

玉简云中饶玉露,金城山下长金茎。

爽鸠法自三章肃,丹凤书来万里惊。

此去片帆飞似驶,圣朝侧席待青萍。

(0)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四

鼓角传归旆,东郊辟草莱。

黄童团紫盖,骢马印青莓。

岸隔因舟渡,星辉护驾回。

观风千载事,雷雨莫相催。

(0)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一

昨日天中节,今朝兴未阑。

凤城寻一苇,鳄渚放双竿。

海近涛声急,风高气色寒。

须臾登彼岸,转觉是飞翰。

(0)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其六韩愈

蓬莱紫气温如玉,池上于今有凤毛。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云送色晓鸡号。

(0)

七夕寿伯兄六尺六一

银汉悬弧六尺身,年华初度鬓初银。

大荒劳苦纶巾旧,小阮殷勤彩服新。

七七女牛同踰甲,双双鸿雁并生申。

姜肱自是寻常事,共祝椿堂岁岁春。

(0)

谢荩衷再访予山中诗以送之三首并得春字·其三

玄冬常送客,送客倍伤神。

行李琴书重,江山气象新。

扶摇万里月,梅柳一枝春。

好俟槐花发,长驱慰紫宸。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