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向何处,稽山镜水边。
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
载酒向何处,稽山镜水边。
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饮酒行舟图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洒脱。诗人赵孟頫以“载酒向何处”开篇,巧妙地引出了饮酒的主题,随后点明地点在“稽山镜水边”,这里不仅指出了地理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饮酒的背景是山水之间的清幽与宁静。
“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这句诗则进一步展现了饮酒者的性情与风度。贺老,可能是指古代的文人雅士,这里的“无贺老”或许暗含着没有了知音或伴侣,但即使如此,饮酒者依然能够享受自然之乐,当兴致满足时,便悠然自得地驾船归去,不为外物所累,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一柄双花,低翠盖、呈祥现美。
人正在、薰风亭上,满襟如水。
二陆比方夸俊少,两乔相并修容止。
雨初晴、午永斗红酣,真奇耳。
双白鹭,双赪鲤。
飞与泳,俱来此。
绾双鬟天上,侍香童子。
双剑丰城双孕秀,双凫叶县双趋起。
谩空谈、国士本无双,今双矣。
莫向愁人说。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
是则中年伤怀抱,客里何堪送客。
又添取、一襟凄咽。
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轻攀折。
重会面,甚时节。
杏花丽日梅花雪。
记当时、一觞一咏,楚云湘月。
别后君休劳春梦,转眼江南塞北。
莫漫被、闲愁萦结。
且判离筵今夕醉,霎时间、便见兰舟发。
空怅望,水云阔。
三载役京口,十度过松江。
垂虹亭下烟水,长是映蓬窗。
钓得锦鳞成脍,快把双螯浩饮,豪气未能降。
醉舞影零乱,心逐浪舂撞。
景苍茫,歌欸乃,石空硿。
蒹葭深处,适意鱼鸟自双双。
便拟轻舟短棹,明月清风长共,与世绝纷龙。
嘉遁有真隐,不羡鹿门庞。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