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感思·其二》
《暮秋感思·其二》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

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0)
注释
优哉:悠闲自在。
遵渚鸿:遵循湖中的沙洲。
自得:感到满足。
养身旨:养生之道。
太仓粟:仓库里的粮食。
方塘水:清澈的池塘水。
振羽:展翅振动。
戛:击打。
浮云:云霄。
罝罗:设置的陷阱或网罗。
翻译
悠闲地遵循着湖中的沙洲,满足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它不贪食仓库里的粮食,也不饮用清澈的池塘之水。
展翅飞翔直上云霄,网罗之类的陷阱对它来说毫无作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存的生活状态。开篇“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表明诗人对自然界中大雁的自由翱翔感到羡慕,并以此自我安慰,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哲学。

“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他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资供给,而是选择了简朴自足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太仓粟”和“方塘水”象征着世俗中的财富与资源,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脱离尘嚣、独立自存的情怀。

最后,“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则是对自由生灵的形象描绘。这里的“振羽”意味着展翅飞翔,“戛浮云”则让人联想到大雁在云端自由翱翔的情景。而“罝罗任徒尔”则表达了一种无牵无挂、随遇而安的态度,"罝罗"意指渔网,但诗人并未深陷其中,而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对待世间的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大雁自由生活状态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物质独立的向往,以及对超越尘世束缚、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解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与友人别

放兰舟、溯江西上,渺茫云树何处。

天涯相见频相别,同作水边风絮。

春欲去,恨故苑、莺花总付烟和雨。离情罢诉!

教夜半啼鹃、声声向月,为写此愁苦。

思重会,定在吴阊古渡,吹箫城下应许。

英雄失路皆无策,渐使浣纱怜汝。

君莫取,鸿鹄在、他时自有凌霄羽。功名粪土!

且满酌霜醪,还携渔艇,共醉白苹渚。

(0)

蝶恋花

袅袅花阴罗袜软,无限芳心,初与春消遣。

小试娇莺才半转,海棠枝上东风浅。

一段行云何处剪,掩过雕阑,送影湘裙展。

隔著乱红人去远,画楼今夜珠帘卷。

(0)

菩萨蛮.落花

小玉楼前风雨急,春光一霎都狼藉。

桃叶与桃根,谁家最断魂。

尊前回首望,昨夜花成浪。

总是雨收时,月明空满枝。

(0)

菩萨蛮

画梁双燕春江曲,翠楼掩映垂杨绿。

往事几凭栏,关山风露寒。

彩云无觅处,回首桃源路。

惆怅月华明,新欢旧恨并。

(0)

清平乐·其三春闺

懒妆草草。怕说春光好。几日伤春吟未了。

一幅乌丝残稿。昼长午梦初醒。碧桃花下微行。

闲唤侍儿消遣,小楼偷放风筝。

(0)

题神乐观道士

仙翁调鹤欲扶穹,万里风头浩气雄。

翎背稳乘空廓外,丹光横驾宇寰中。

飞符到处电神集,役剑长驱疠鬼穷。

见说黄芽心地转,更于何趣觅仙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