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
润逼衣篝,青紬滑腻,捲榴裙皱。
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
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
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
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
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
润逼衣篝,青紬滑腻,捲榴裙皱。
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
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
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
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
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雅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以"帘影如丝,如丝疏雨"起笔,形象地写出细雨轻飘,透过帘幕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消遣清昼"则暗示了主人公在寂寞中度过漫长白天的情景。
接着,词人通过"润逼衣篝,青紬滑腻,捲榴裙皱",细腻描绘了雨滴打湿衣物,使得丝绸般的布料变得湿润光滑,榴裙上的褶皱也因雨水而显得更为明显,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女性的娇柔。
"阴浓晕翠,苔深涨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和生机,而"休忆落红鸳甃"则勾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透露出淡淡的哀伤。主人公倚着阑干,独自落泪,表达出内心的孤寂和愁绪。
下片转而描绘夜晚的寂静,"空阶黯黯"与"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在深夜里听到的只有寂寞的筝琶声,与漏壶的滴水声交织,更显孤独。"梅子黄时,满川烟草"描绘出江南特有的季节风情,但美景却无法驱散主人公的愁绪。
最后,"更容幽隐,绝无人到"写出了主人公身处的幽静环境,连海燕都只能与她一同守候,无人打扰。结尾"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则以疑问收束,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晴朗日子的期盼,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永遇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清冷雨后和寂静夜晚的孤独心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