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

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

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首句“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严君平和孔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生活态度。接着,“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隐居并非必须远离人群或居住在荒野之中,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才是真正的隐逸之境。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描绘了隐士简朴而自足的生活场景,一把孤剑作为伴侣,与人共享一瓢之水,生活虽简,却充满诗意与淡泊。最后,“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表达了诗人通过隐居生活,洗涤心灵,回归本真,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自我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题沈友卿太史湖山介寿图

人生惟事亲,乱世足自免。

生我复庇我,始识爱日暖。

世人初弗慕,籍口扬与显。

宦游孰念归,虽在不愁远。

匪孝欲何移,作忠说尤诞。

浇风既如此,贤者乃愈罕。

我读友卿诗,恻恻颂圣善。

又观介寿记,至乐殆忘返。

湖光助承欢,山色来慰眼。

谁家母与子,济胜自成伴。

旁人为感动,羡极当屡泫。

我生抱终天,愧恨视此卷。

犹馀性中语,愿子亲益健。

(0)

九日病愈出游

郁郁药炉经捲边,偶闻重九意萧然。

国亡安用频伤世,病起犹思一仰天。

几换园林吾亦老,休谈人物梦何年?

菊前桂后秋光断,却负登高半日颠。

(0)

陈仁先种菊图·其二

惟菊有骚心,对菊宜自醉。

看君留菊影,画手远不逮。

渊明魂难起,菊意谁能会?

萧萧天地秋,独秀霜风外。

海滨菊最盛,种类极繁碎。

时事莫挂口,刻意徇所爱。

可怜才未尽,哀怨出天籁。

馀生依草木,聊复娱万岁。

(0)

又书尧生扇

当年晦若尝相语,绝顶初晴看雪山。

烦把峨眉从头说,不须疾首到时艰。

(0)

题朝鲜金泽荣东航本末

破碎山河剩断魂,脱身犹得客中原。

朱家郭解子可托,棼冒勃苏谁与援?

残史难成虚抱籍,遗民已孑更衔冤。

如闻博浪椎能中,奋笔何辞溅血痕。

(0)

赠高啸桐·其二

吾侪各垂老,畺桂性愈辣。

固知不可口,安得变甘滑。

无言人已憎,何苦更强聒。

此行君勿悔,惜玉宁避刖。

苟求心所安,得失等毫末。

暂游尘土中,益觉江海豁。

天寒病初起,养气幸勿忽。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