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秋风晚又波。过江名士近如何。
桃花扇底泪痕多。
双袖龙钟常怨别,四弦凄恻怕闻歌。
一生心事半蹉跎。
落木秋风晚又波。过江名士近如何。
桃花扇底泪痕多。
双袖龙钟常怨别,四弦凄恻怕闻歌。
一生心事半蹉跎。
这首《浣溪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吴昌绶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句“落木秋风晚又波”,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落叶随风飘荡,江面波光粼粼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过江名士近如何”,将笔触转向对过往名士的追忆与思考,引人遐想。桃花扇底的“泪痕多”一句,以桃花扇象征着离愁别绪,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不舍。
“双袖龙钟常怨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哀愁,双袖沾满泪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频繁与不舍的深深怨念。“四弦凄恻怕闻歌”,通过音乐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敏感,即使是最美的歌声也难以抚平心中的伤痛。“一生心事半蹉跎”,则总结了诗人的一生,充满了遗憾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合、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