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低垂清昼长,弄晴梅柳拂邻墙。
春光泼眼何明媚,幽鸟窥人自发扬。
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
舍南舍北无人到,闭閤时焚一炷香。
帘幕低垂清昼长,弄晴梅柳拂邻墙。
春光泼眼何明媚,幽鸟窥人自发扬。
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
舍南舍北无人到,闭閤时焚一炷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幽的生活图景。"帘幕低垂清昼长,弄晴梅柳拂邻墙"展现了室内外的宁静与和谐,一幕幕低垂的窗帘似乎在诉说着悠长的午后光阴,而那轻盈的梅花与柳絮,则是春日里最柔美的点缀。"春光泼眼何明媚,幽鸟窥人自发扬"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阳光洒在眼前,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而那隐秘的鸟鸣,更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态之美。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的自在与满足。"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是在贫困中,他也能从文字中汲取到快乐,从年龄增长中寻找到生活的真谛。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高雅情操,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舍南舍北无人到,闭閤时焚一炷香"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在选择了隐逸之后,虽然四处无人来往,但他仍旧保持着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他在特定的时间里,点燃一柱清香,或许是在与自然对话,或许是在静心思索,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将一个隐逸者在春日里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领悟。
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
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
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
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
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
来去僧帆,零星水影,此画倩谁斟酌。
絮絮花花黏不住,任飘萍、了无痕着。欲停且掠。
蓦一片、尊前吹落。却相疑,是堕云弄雨,认时还错。
层阴阁。乱鸦如墨,高下相回薄。
柳桥风转斜拖去,闪迷离、拂棕帽箬。南屏漠漠。
忽残照、破烟相约。正飞来,遮断钟声一角。
黛香疏,钗影活,弹烛坐筵久。
两意如针,密密一丝逗。
恰怜身是秋棠,寸肠易断,便值得,恁般娇瘦。
听莲漏。相看悄到无言,回睐更低首。
略露三分,猜索总难透。
也知潮急催帆,相留无计,转含笑,深深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