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十二大红桃花》
《虞美人·其十二大红桃花》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鞓红乾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翛然一点系裙腰。

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英英肯似焉支贵。

漫脱红霞帔。落时且勿涴尘泥。

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十二·大红桃花》。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桃花图景,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

“鞓红乾色无光霁”,这句表达的是桃花虽然鲜艳但却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可能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须是鲜鲜翠"则继续强调了桃花的鲜活与生机。

“翛然一点系裙腰”,这一句用意巧妙,将桃花比作女儿家装饰衣衫的点缀,既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又透露出诗人对生命之美的珍视和留恋。

"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于世俗荣华的淡然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束缚的担忧。

“英英肯似焉支贵”,这里的“英英”指的是桃花的鲜嫩与高雅,而“焉支贵”则是诗人对桃花之美的赞叹和珍视。

“漫脱红霞帔”,这一句描绘了桃花随风飘逸,宛如华丽的帷幕,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落时且勿涴尘泥"则是诗人对桃花即将凋零的一种担忧和无奈,同时也是对生命易逝的一种感慨。

最后两句“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留存于心,通过诗歌传承给后世的愿望。这里的“天台洞口”可能是指自然界某个特定的美丽之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桃花这一象征,抒写了对生命、美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八

你有更须当面与,渠无背手夺将来。

蓦然夜半化龙去,黑雨乌风裂地雷。

(0)

颂古十二首·其三

古渡无风下直钩,丝纶意在得鲸鳌。

马师言下扬家丑,千古儿孙草里游。

(0)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其五

顾恶如探汤,触物类虚舟。

他人莫己知,此道本吾求。

独坐时相怀,斜阳照危楼。

(0)

湖西杂感诗·其十一

兰在深林亦自馨,岂因风雨阻鸡鸣。

由来君子须谋道,不为时人有重轻。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九

倒卓须弥,揭翻大海。鱼龙变化,禽鸟欢呼。

且放佛祖出头。

(0)

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相请赞·其二

瘦骨棱层一担夫,几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转无人识,有甚闲名上祖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