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0)
鉴赏

踏遍江南南岸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入探索和热爱。"逢山未免更流连"则展示了面对美好的自然风光时,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停留和享受。

独携天上小团月,这里用“独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而"小团月"则是对明月的一种温柔描绘,象征着诗人的心灵之光。

来试人间第二泉,以"第二泉"指代天上和人间两种境界,这里是在探讨人间美好事物的层次与等级,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领悟和追求。

石路萦回九龙脊,通过"石路"和"九龙脊"的描写,展现了山路蜿蜒、龙脊起伏的壮丽景象,也映射出诗人登山探幽的勇气与毅力。

水光翻动五湖天,这里"水光"和"五湖天"共同构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无尽变化的赞叹之情。

孙登无语空归去,孙登即是诗人自己,"无语"表达了他在经历了美妙旅程后内心的满足与平静,仿佛语言已无法表达那份心中的喜悦。

半岭松声万壑传,这里的"半岭"和"万壑"描绘了一种空旷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同时"松声"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归途中所听到的自然之音,是那么清新脱俗,流淌心间。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水、月色、泉水等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登山望湖的心境抒发,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和他那份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论力争大局,视富弼尤多,万里荣归千载慕;

观深被崇恩,谓纯仁必相,一朝嗒逝九重悲。

(0)

挽张之洞联

手扶日月重轮,方先代九龄风度;

泪洒江淮旧部,记当年万福威名。

(0)

挽曾国荃联

为秀才便忧乐关斯民,茅土封疆,天下楷模一元老;

继文正以寿考终于位,伯仲伊吕,江南遗爱两祠堂。

(0)

挽张百熙联

士林哭读治安策;天下同钦居正才。

(0)

挽张之洞联

片语入人心,慨念东南民力竭;千秋论相业;

较量唐宋主恩多。

(0)

挽张之洞联

知感佩觿年,忆自传经石室、从政桓廔,仕学及公门,一脉渊原溯江汉;

勋隆调鼎日,何当负扆方资、骑箕竟逝,安危系天下,九州华表仰云霄。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