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之洞联》
《挽张之洞联》全文
清 / 王万震   形式: 对联

知感佩觿年,忆自传经石室、从政桓廔,仕学及公门,一脉渊原溯江汉;

勋隆调鼎日,何当负扆方资、骑箕竟逝,安危系天下,九州华表仰云霄。

(0)
鉴赏

此挽联以庄重之笔,颂扬张之洞之功绩与德行。上联“知感佩觿年”开篇,以“觿年”喻指张之洞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与独特见解,表达对其智慧的敬佩之情。“自传经石室、从政桓廔”,描绘了张之洞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石室象征其学问之深,桓廔则寓指其从政之绩。“仕学及公门,一脉渊原溯江汉”,进一步强调张之洞在仕途与学问上的连贯性与深远影响,将他的成就比作江汉之水,源远流长。

下联“勋隆调鼎日”承上启下,赞扬张之洞在国家治理中的杰出贡献,调鼎比喻其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角色。“何当负扆方资、骑箕竟逝”,表达了对张之洞未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的遗憾,同时哀悼其逝世。“安危系天下,九州华表仰云霄”,总结张之洞一生,指出他对于国家安危的深远影响,九州华表象征其功绩被后世铭记,仰望云霄则寓意其精神永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整联情感深沉,既是对张之洞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王万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见野菊

空忆东篱菊,今年不算秋。

谁将野花采,触我故园愁。

败叶惨无色,晚香寒更幽。

西风一开眼,为尔泪双流。

(0)

题黄乾斋先生遗训手卷·其一

三陈而后又三苏,谁谓今人不古如。

岂有异闻过庭日,但看严训入官初。

青云望眼双飞翼,霹雳惊心一纸书。

责备愈苛期愈远,长教笔外想情余。

(0)

题冯子良司马《江湖于役草》

济川作楫果谁任,三载贤劳托苦吟。

诗境易随忧患老,宦情难逐世缘深。

墨翻骇浪声余纸,酒涴新痕泪在襟。

曾是望湖亭下客,秋风四度两人心。

(0)

别蔡仙芝茂才

傲骨依然范叔寒,卑栖暂借一枝安。

管城春浅生涯窄,莲幕风清界限宽。

客里幸缘文字契,尘中犹耐腐儒酸。

四年弹指光阴速,如此良辰送别难。

(0)

鹭洲云章阁后东偏新拓小室,江帆云岫都入窗间,颜曰“洗心藏密”,因成二律·其二

昼长无客叩柴荆,时听前村鸡犬声。

芳草绿迷沿岸涨,晚樵红带隔江晴。

收筒闲羡渔知足,趁路忙怜渡起争。

我已斋居还退步,不妨斗室独盱衡。

(0)

次韵酬胡镜舫大令,并谢珠裘帽缨之惠

仙凫出蓬莱,经术饰吏事。

姑臧称富饶,羌胡交市利。

人羡处脂膏,君独重节义。

守约敢望奢,履夷犹恐坠。

嗟彼肉食流,营营贪爵位。

峨冠复轻裘,强外终弱植。

今得故人书,全消厚禄意。

紫毫绚华采,明珠映圆媚。

佳诗并珍贶,情文洵交至。

笑予笠屐身,久忘炎凉势。

菊簪感霜鬓,荷衣认珠泪。

劳君制锦心,佐我舞彩戏。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