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促辔以围期,山馆归来仲序宜。
了识清舒最佳处,可当顿置弗留词。
不寒不暖娱人候,有月有风速客时。
四壁图书验今昔,绿窗曦影又西移。
新秋促辔以围期,山馆归来仲序宜。
了识清舒最佳处,可当顿置弗留词。
不寒不暖娱人候,有月有风速客时。
四壁图书验今昔,绿窗曦影又西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初秋时节,在清舒山馆中度过的一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诗中的“新秋”和“仲序”点明了季节与时间,暗示着秋天的开始和中期,正是适宜出游的季节。诗人驾车前往山馆,享受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舒缓的环境带来的舒适感。
“了识清舒最佳处,可当顿置弗留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舒山馆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地方,即使暂时离开也不会忘记这里的美好。这种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接着,“不寒不暖娱人候,有月有风速客时”描绘了山馆中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无论是月光下的静谧还是微风拂面的清爽,都让人心情愉悦,仿佛找到了一个避世的桃源。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
最后,“四壁图书验今昔,绿窗曦影又西移”则将目光转向室内,通过“四壁图书”和“绿窗曦影”的描写,展示了山馆内丰富的文化氛围和时间的流逝。书籍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窗外的阳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西移,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舒山馆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文化、时间等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吾身本山林,艰难知备尝。
天寒负书橐,万里冒雪霜。
山川风借力,道路泥为浆。
瘦马鞭不前,悲歌自慨慷。
今也偶得禄,虽劳庸何伤。
念尔草野夫,百辈勤送将。
不惟风雪勤,无乃田畴妨。
素餐烦尔徒,心颜两愧惶。
作诗书诸绅,庶几久无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