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如鉴见寒林,谁作高亭据静深。
到海水源终有本,从龙云影自无心。
芰荷一片随幽赏,鸂鶒双飞近醉吟。
顾我倦游归欲早,寒门独觊数窥临。
平湖如鉴见寒林,谁作高亭据静深。
到海水源终有本,从龙云影自无心。
芰荷一片随幽赏,鸂鶒双飞近醉吟。
顾我倦游归欲早,寒门独觊数窥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一座高亭之上,俯瞰着如同明镜般的平湖,湖面倒映着寒冷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高亭的位置仿佛是特意选在了这宁静与深邃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接着,诗人以“到海水源终有本,从龙云影自无心”这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表达哲理。这里的“到海水源”可以理解为追求真理或目标的过程,“终有本”则暗示了最终的目的地或根源。“从龙云影自无心”,则表达了事物变化无常,但内心却能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境界。
随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湖面上的自然景物——一片随风摇曳的芰荷和一对飞翔的鸂鶒。这些生动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活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芰荷的随性生长,鸂鶒的自在飞翔,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结束这次游历,返回平凡生活的愿望。他希望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简单生活和平凡日常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生活本质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茑萝依长松,枯荣永相保。
结发为夫妇,契阔誓偕老。
燕尔未三春,诀别何太早。
谈笑入重泉,一死复何道。
所念乳下孤,咿嚘守襁褓。
身疑众楚咻,家祸百忧捣。
置此欲安之,雪泣向穹昊。
抱依亲骨肉,归来奉蘋藻。
婉娩意不违,姑嫜严自好。
老子复长孙,宗祏凛再造。
离居六十霜,脩眉攒不扫。
严风入深闺,寒日白皓皓。
生平铁石心,至今祝邻媪。
千载柏舟诗,遗音尚可考。
水峡群山日月昏,飞泉百道接江门。
犹龙近迓晴虹挂,似马遥看疋练奔。
悬绅瀑布屏风叠,砯崖转石青天折。
三千尺下直难量,十二崿流承不绝。
烟骞雾捲滴珠槽,霭净岚沉冷玉膏。
庄周虚说鼋梁险,枚叟空誇鹭碛涛。
一从流戍辞巴蜀,几回于役行荒服。
百丈频经水峡牵,孤灯惯向江门宿。
纤萝不动月明天,彷佛桃源拟问仙。
沧溟有气张圆㡠,银汉无声泻直弦。
山水清辉殊可乐,已觉蟠胸饱丘壑。
乘兴聊赓太白篇,知音莫笑徐凝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