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坑中置此身,西风难避庾公尘。
睡王自署头衔好,笑谢东华名利人。
热火坑中置此身,西风难避庾公尘。
睡王自署头衔好,笑谢东华名利人。
这首诗以个人在困境中的自嘲口吻,描绘了作者身处热火之中,难以逃脱世俗纷扰的境况。"热火坑中置此身"形象地比喻生活的艰难与困顿,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环境的不满或无奈。"西风难避庾公尘"进一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名利之争的感慨,借用庾公(庾信)的典故,暗指自己也在尽力避免卷入官场的尘嚣。
"睡王自署头衔好"一句,以幽默的方式自嘲,将自己比作昏庸的君主,自封头衔,看似轻松,实则透露出对自身处境的讽刺和对名利地位的看淡。"笑谢东华名利人"则是直接表达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不屑,"东华"常代指京都或朝廷,这里暗指京城中的追名逐利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化的叙述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在苦热之中的超脱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体现了清末近现代知识分子的某种心态。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