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彩烟山房》
《寄题彩烟山房》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天姥峰南彩烟里,梁氏山房屹高峙。

幽人读书居其中,万壑千岩在窗几。

一从读书不计春,姓名岂肯闻时人。

去年应聘来京国,今年奉符归养亲。

梁氏新昌称巨族,络谷笼冈架重屋。

弟兄如林自师友,饱饫诗书作梁肉。

我闻山房最潇洒,涧水松风入陶写。

愿学当年支道林,买山终老沃洲下。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宗泐的《寄题彩烟山房》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山中读书生活图景。诗中以天姥峰南的彩烟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隐逸与学问并存的世界。

首句“天姥峰南彩烟里”,以天姥山的雄伟和彩烟的神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梁氏山房屹高峙”一句,点出了山房的位置和气势,暗示了居住者的身份和地位。随后,“幽人读书居其中,万壑千岩在窗几”两句,通过“幽人”的形象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房主人的隐逸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一从读书不计春,姓名岂肯闻时人”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接下来,“去年应聘来京国,今年奉符归养亲”两句,讲述了主人公因家事而暂时离开山房,前往京城的经历,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梁氏新昌称巨族,络谷笼冈架重屋”两句,赞美了山房所属家族的显赫地位和豪华的建筑,进一步强调了山房的特殊性和尊贵性。“弟兄如林自师友,饱饫诗书作梁肉”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形容兄弟之间如同林立的树木,既是师也是友,共同沉浸在诗书的滋养之中,成就了丰富的人生。

最后,“我闻山房最潇洒,涧水松风入陶写。愿学当年支道林,买山终老沃洲下”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房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希望像古代高僧支道林一样,买山终老于沃洲,过着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房环境、人物活动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学问与亲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制置丁少卿生日·其二

蜀道今行第几回,天西玉帐又宏开。

鹤归华表人如旧,龟放长河独再来。

屈处观伸霜后菊,消中见息雪前梅。

泸江不解西流去,引领长空酌斗魁。

(0)

次肩吾庆生日韵·其二

山中兀兀不知年,但数前山䓞火然。

人笑腰无金可佩,我忻胫与玉俱全。

圣贤面目昼三接,简册期程日九迁。

此事知心君有几,不妨相伴各童颠。

(0)

讲筵侍立·其一

晨趋东朵侍天颜,奏事班回帝辇还。

才向内门需少选,诸珰又趣讲筵班。

(0)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其二

曾访郊原春,静观烟雨妆。

因物得良晤,谅非昔如棠。

(0)

十日夜闻风声

雪尽冰澌涕亦晴,布衾纸帐复求成。

卷书拟续前宵梦,一夜狂风撼户声。

(0)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其四

蹴鞠寻橦列广庭,吹丝按竹布前荣。

卿郎朵殿浑无见,只听时时万岁声。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