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灶依稀在,妻孥转徙遥。
人生贱于草,米价长如潮。
良吏怜糠饼,空田少麦苗。
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
井灶依稀在,妻孥转徙遥。
人生贱于草,米价长如潮。
良吏怜糠饼,空田少麦苗。
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首句“井灶依稀在”暗示家园虽破败,但仍有生活痕迹留存;“妻孥转徙遥”则表达了家人因饥荒而被迫远离家乡的困境。接下来,“人生贱于草”运用比喻,揭示出人在贫困中的卑微,与“米价长如潮”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物价飞涨的严峻形势。
诗人感慨良吏对百姓的同情,他们只能以糠饼度日,而“空田少麦苗”则反映出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最后两句“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通过隐约听到黄鹄(鸟名,象征高洁)的歌声,以及它们所唱的陂谣(民间歌谣),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了清代社会的贫瘠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中园百蔬雨后长,紫芥新香味偏爽。
锦文绕叶光陆离,金缕攒花色鲜朗。
莫嫌气烈俄惊嚏,涤滞消烦功独广。
纷纷春韭与秋菘,那得与之相比仿。
徽州贰守最贤明,厚抚茕嫠薄自养。
晨餐暮膳无重味,味此甘腴胜熊掌。
勤劳民事自忘疲,不似庾郎同偃仰。
康侯击节信民言,我亦为君加叹赏。
绘图相赠虽若微,托此聊将寄遐想。
方今廉吏尽登庸,不限内朝并外壤。
?言终始务清修,伫见徵书降天上。
豫章古名郡,洪厓出西山。
云霞纷照耀,鸾鹤相往还。
长松倚绝壁,垂萝不可攀。
闻昔有仙人,於兹炼神丹。
功成蜕污浊,逍遥白云端。
君家住城市,卜筑思岩峦。
翠林延朝光,灵籁生夜寒。
石田不播谷,所产皆琅玕。
自从领乡荐,振衣遂弹冠。
鸣琴宰花县,载笔登金銮。
英才乐教育,讨论孔与颜。
朅来寄遐想,缅彼洪厓间。
萧然绝尘俗,景物幽且閒。
阳厓被春华,阴壑含风湍。
何时返初服,於焉赋考槃。
我欲览奇胜,相从以盘桓。
幽期倘可遂,膏车扣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