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兀兀不知年,但数前山䓞火然。
人笑腰无金可佩,我忻胫与玉俱全。
圣贤面目昼三接,简册期程日九迁。
此事知心君有几,不妨相伴各童颠。
山中兀兀不知年,但数前山䓞火然。
人笑腰无金可佩,我忻胫与玉俱全。
圣贤面目昼三接,简册期程日九迁。
此事知心君有几,不妨相伴各童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肩吾庆生日韵(其二)》。诗中,诗人以山中隐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知识追求和精神满足的态度。"兀兀不知年"描绘出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忘我,"但数前山㶉火然"则暗示着诗人对学问的不断积累,如同山火般炽热。"人笑腰无金可佩",通过他人对物质财富的看重,反衬出诗人对于精神富足的自豪,"我忻胫与玉俱全"则比喻自己的学识丰富,犹如玉质的胫骨一般珍贵。
"圣贤面目昼三接",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亲近和追求,日复一日地研读经典,"简册期程日九迁"进一步强调了他勤奋学习,期待在学术上不断进步。最后两句"此事知心君有几,不妨相伴各童颠",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询问知音有多少,意在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此境,即使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追求学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敬题藏书图,盥手展卷轴。
开图心更伤,先姑倚书屋。
端严坐幽居,风景满清目。
诗书藏石室,庭前荫桐竹。
夫子尚幼年,侍亲捧书读。
我舅因远游,慈训严且肃。
夫子本好学,显亲与宗族。
哀哉孝思纯,每忆慈亲哭。
命吾当勤俭,往迹说心曲。
诗书亲口传,典衣买薪粟。
常自忆昔时,抱恨意未足。
我闻惟泪下,哽咽对清烛。
未得侍慈颜,百身何所赎。
衔哀拜遗容,濡毫更奠祝。
野鹿衔花宫禁悄,沈香侍宴归来早。
念奴报道宿醒消,果下名驹鞲初好。
春风扶困上雕鞍,娉婷仙骨何珊珊。
杏子裙遮金埒暖,鸳纹袖笼玉鞭寒。
香尘暗逐飞花外,半响鸾铃摇月佩。
邀得君王带笑看,生怜冠绝风流队。
那知铁骑起渔阳,鼙鼓惊残歌舞场。
无奈六军皆不发,马前宛转殉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