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太真华清宫上马图》
《杨太真华清宫上马图》全文
清 / 沈纕   形式: 古风

野鹿衔花宫禁悄,沈香侍宴归来早。

念奴报道宿醒消,果下名驹鞲初好。

春风扶困上雕鞍,娉婷仙骨何珊珊。

杏子裙遮金埒暖,鸳纹袖笼玉鞭寒。

香尘暗逐飞花外,半响鸾铃摇月佩。

邀得君王带笑看,生怜冠绝风流队。

那知铁骑起渔阳,鼙鼓惊残歌舞场。

无奈六军皆不发,马前宛转殉红妆。

(0)
鉴赏

这首清代沈纕的《杨太真华清宫上马图》描绘了一幅宫廷贵妃出行的画面。首句“野鹿衔花宫禁悄”,以野鹿衔花入宫的宁静场景烘托出华清宫的静谧与贵气。接着,“沈香侍宴归来早”暗示了宴会结束,杨贵妃早早归来的情景。

“念奴报道宿醒消,果下名驹鞲初好”通过侍女念奴报晓和名驹备好的细节,展现杨贵妃的慵懒与娇媚。接下来的诗句“春风扶困上雕鞍,娉婷仙骨何珊珊”,描绘了她乘着春风,步履轻盈地登上雕鞍,身姿绰约如仙。

“杏子裙遮金埒暖,鸳纹袖笼玉鞭寒”两句,通过杏色长裙和鸳鸯纹袖的描绘,展现出华美的服饰和温暖的春意,以及她手持玉鞭的高贵气质。画面中,她的行踪被香尘和飞花所笼罩,鸾铃声中,她赢得了君王的欢笑。

然而,美好的画面在“那知铁骑起渔阳,鼙鼓惊残歌舞场”处急转直下,预示着战事的爆发,打破了宫中的歌舞升平。最后一句“无奈六军皆不发,马前宛转殉红妆”揭示了悲剧的结局,杨贵妃在马前无助,最终只能随着战乱而香消玉殒。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的奢华生活和悲惨命运,既有宫廷生活的华丽,又有历史转折的沉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沈纕
朝代:清

江苏长洲人,字蕙孙,号散花女史,又号玉香仙子。沈起凤女,诸生林衍潮妻。工词,有《绣馀集》、《翡翠楼诗文集》、《浣沙词》。
猜你喜欢

送盛斯徵中丞巡抚江西

公昔危言行,忠信严操持。

抗节抑权近,独结明主知。

腾波百低昂,底柱无亏移。

况兹唐虞朝,旰夕须皋夔。

龙升云亦高,松老节益奇。

眷言命召虎,江沱烦抚绥。

愚濞狂悖来,十民九颠痍。

于今保治要,邦本最先宜。

公岂无素鉴,次第将裁施。

格君虽美谈,宁邦幸沉思。

世愿与史声,岂独乡人期。

(0)

九悯九首·其六

有田莫买只卖屋。况有筐箱与巾服。

妻乎子乎牵出鬻。牵出鬻,汝不肯。推沟渎,竟死等。

(0)

雉子班

雉子班,何牡不顾女,来语啄班班。

吾不如绞颈谷中。班班何,班班何。

(0)

卢姬曲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

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

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

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0)

近郭有玄都观盖禹锡看花处也种桃道士既不可见而兔葵燕麦今尚复然予山行之趣悉见于诗兹将入城而犹有玄都之兴散人好奇亦自可笑诗亦不可不留也

杰阁层楼旧已颓,海桑变幻几千回。

桃花不见空葵麦,瓦砾无多只草莱。

尘面至今还自拂,春光前度为谁栽。

不须立马频伤感,老屋逃亡更可哀。

(0)

明日早发迤?山行其千态万状怪怪奇奇诚有如退之南山诗之所云者予素有山癖每涉于目甚悦于心不暇作长诗姑成七言四绝云·其三

万木阴阴石径斜,乱山深处有人家。

春风满耳多啼鸟,涧水流来带落花。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