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危言行,忠信严操持。
抗节抑权近,独结明主知。
腾波百低昂,底柱无亏移。
况兹唐虞朝,旰夕须皋夔。
龙升云亦高,松老节益奇。
眷言命召虎,江沱烦抚绥。
愚濞狂悖来,十民九颠痍。
于今保治要,邦本最先宜。
公岂无素鉴,次第将裁施。
格君虽美谈,宁邦幸沉思。
世愿与史声,岂独乡人期。
公昔危言行,忠信严操持。
抗节抑权近,独结明主知。
腾波百低昂,底柱无亏移。
况兹唐虞朝,旰夕须皋夔。
龙升云亦高,松老节益奇。
眷言命召虎,江沱烦抚绥。
愚濞狂悖来,十民九颠痍。
于今保治要,邦本最先宜。
公岂无素鉴,次第将裁施。
格君虽美谈,宁邦幸沉思。
世愿与史声,岂独乡人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为好友盛斯徵中丞巡抚江西而作,表达了对盛斯徵高尚品德和才能的赞扬。诗中提到盛斯徵过去言行坚定,忠诚诚信,品行严肃,敢于对抗不正之风,深得明主赏识。他如同砥柱中流,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坚守原则。在这样的盛世,如唐虞时期,急需像盛斯徵这样的人才,如皋夔般辅佐朝廷。
诗人以龙升天比喻盛斯徵的仕途显达,又以松树年老节更奇来形容其经历风雨后的坚韧。他期望盛斯徵能如召虎一般,安抚百姓,治理地方,特别是面对愚悖的统治者时,能保护人民,使国家安宁。诗人强调,盛斯徵深知治国之道,将会有序地实施政策,以稳固国家根本。
最后,诗人祝愿盛斯徵不仅能个人声名远扬,更能为历史留下佳话,这不仅是乡人的期待,也是世人的共同愿望。整首诗赞美了盛斯徵的德行和能力,寄予了厚望。
今夕何辰,感念吾亲,往事依依。
记主人寿客,为开清宴,诸郎并我,同戏斑衣。
回首当年,座中何限,转眼山邱赋曰归。
西州路,每车过腹痛,怕到城扉。门前画戟都稀。
惟列树、寒鸦晚噪饥。
纵西华尚在,畴怜沦落,五陵既散,无复轻肥。
何怪贫家,春风岁岁,不见层楼对夕晖。
当初燕,总双双去也,知傍谁飞。
鱼跃澄潭罅。思从君、投竿东海,钓鳌为鲊。
海面白波山屹立,万弩迎潮而射。
有百怪、纵横其下。
此景莫教人世晓,恐惊他、胆破侏儒怕。
取铁网,珊瑚挂。一声长啸星河泻。
恰依然、渔舟夜火,寒江图画。
自笑劳生真太苦,乃至作人牛马。
剧怆感、孤坟浪打。
赢得如霜枯骨在,久人间、名姓无知者。
千秋业,口何藉。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