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楚甸,四山净绿,万籁起秋声。
捲帘当晚霁,倚遍阑干,惨恻望乡情。
柴桑旧菊,为谁犹擢金。
愁他一江流水,衮衮向东倾。
凄清,天边孤雁,甚处飞来,到中庭落影。
云路遥、归程难计,离恨空萦。
斜阳冉冉低乔木,但暝色、摇动檐楹。
还又见、花间露滴瑶琼。
西风吹楚甸,四山净绿,万籁起秋声。
捲帘当晚霁,倚遍阑干,惨恻望乡情。
柴桑旧菊,为谁犹擢金。
愁他一江流水,衮衮向东倾。
凄清,天边孤雁,甚处飞来,到中庭落影。
云路遥、归程难计,离恨空萦。
斜阳冉冉低乔木,但暝色、摇动檐楹。
还又见、花间露滴瑶琼。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渡江云》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西风吹楚甸",展现了秋风拂过广阔楚地的辽阔画面,四山被染成一片静谧的绿色,万物在秋声中悄然苏醒。"捲帘当晚霁",诗人卷起窗帘,期待雨后放晴,倚着栏杆远眺,却满心凄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柴桑旧菊",诗人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那曾经的菊花似乎还在为谁绽放。"愁他一江流水,衮衮向东倾",江水东流不息,更添诗人离愁。"天边孤雁"和"花间露滴瑶琼"则增添了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归乡之路漫长而遥不可及,离别之恨如萦绕心头的雾霭。
夕阳低垂,照在高大的乔木上,夜幕降临,屋檐下的光影摇曳。"还又见、花间露滴瑶琼",以露珠比喻晶莹剔透的泪珠,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难以排解的离愁。
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