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箕有奇姿,出云何悠然。
云山足佳处,留客今几年。
有子罢读书,求种山间田。
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
二老已古人,相望云泥悬。
得酒邀月来,对影空自怜。
摄衣欲起舞,稚子不须牵。
嵩箕有奇姿,出云何悠然。
云山足佳处,留客今几年。
有子罢读书,求种山间田。
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
二老已古人,相望云泥悬。
得酒邀月来,对影空自怜。
摄衣欲起舞,稚子不须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开篇“嵩箕有奇姿,出云何悠然”,以嵩山和箕山的奇丽景色,引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心境。接着“云山足佳处,留客今几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足以留住每一个过客的心。
“有子罢读书,求种山间田”两句,转而关注到家庭生活,描述了一位儿子放弃学业,选择在山间耕作的情景。这种选择或许是对传统读书人道路的另类解读,也可能是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则通过对比陶渊明和白居易两位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反省与谦逊。这里“栗里”和“香山”分别指代陶渊明的隐居之地和白居易的别号,诗人以之自比,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自省。
“二老已古人,相望云泥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将自己与古代文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审视,强调了时间与距离带来的差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理想生活之间的距离感。
最后,“得酒邀月来,对影空自怜”两句,诗人借助酒、月、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超脱的氛围。他邀请月亮共饮,对着自己的影子自怜,既表现了内心的寂寞,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摄衣欲起舞,稚子不须牵”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起身起舞,表达内心的喜悦与释放,而“稚子不须牵”则暗示了对子女的关爱与放手,希望他们能够自由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生活的反思、历史人物的对比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对现实的自省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东君、赚春何意,春来还见春去。
满园花事刚三五,都付断肠风雨。花尚尔。
又况是红颜、薄命愁眉妩。美人日暮。
便红豆歌成,翠盘舞罢,难买君王顾。
看千古,总是风流易误。秭归空筑青墓。
梅妃休怨楼东赋,吊取马嵬黄土。君莫诉。
君不见英雄、失路还悲古。楚歌楚舞。
试去听琵琶,青衫红袖,双泪几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