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四》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四》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牛刀试小邑,匆匆赋归来。

风波竞违已,何惜饥冻怀。

运命逢奇坎,攸往谅必乖。

一稔且难获,安能际盐梅。

文王久不作,后车愿已灰。

甘心以空瞑,千金捐草莱。

天道谓之何,无聊良可哀。

拭袂沾麒麟,虚尔王佐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对陶渊明诗歌的感慨与反思。诗中充满了对陶渊明生活选择和人生哲学的深沉思考。

首句“牛刀试小邑,匆匆赋归来”,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情景,用“牛刀”比喻其才华,暗示他虽有大才却选择了小邑生活,匆匆间便归隐田园,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赏。

接着,“风波竞违已,何惜饥冻怀”,通过对比外界的风浪与个人的坚守,强调了陶渊明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活的困苦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运命逢奇坎,攸往谅必乖”,进一步阐述了陶渊明面对命运的坎坷,依然坚持自我,不违背内心的信念,即使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也无怨无悔。

“一稔且难获,安能际盐梅”,指出即便一年的收成难以获得,陶渊明也未曾试图借助权贵(盐梅象征权势),而是坚守清贫的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钦佩。

“文王久不作,后车愿已灰”,将自己与文王相比,表达了对陶渊明未能在乱世中施展抱负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

“甘心以空瞑,千金捐草莱”,表明陶渊明愿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放弃一切世俗的追求,回归自然,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敬仰。

“天道谓之何,无聊良可哀”,对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陶渊明在世时可能感到的孤独与无奈的同情。

“拭袂沾麒麟,虚尔王佐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陶渊明才能未被充分施展的惋惜,同时对他以诗文留名青史的肯定,认为他的才华虽然未能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但在文学领域留下了不朽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平和作品的深刻解读,展现了黄省曾对陶渊明人生选择和精神境界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赋荒到天台有作二首

我亦田夫偶得官,深知茅屋有饥寒。
纷然遮道呻吟状,一作同胞疾痛观。
水际山陬多隐瘼,风餐雨宿敢图安。
破襦裹灬皆王□,粒粒当知帝泽宽。

(0)

寄孙储(一作下第醉中寄储)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
秋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沈。
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0)

题惠严寺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
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0)

出辽后(三首)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
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
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
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
持刀抽身去,岂得顾子孙。
尚闻有虎符,科积穷丘原。
万人奋其怒,欲出舌复扪。
¤

(0)

秋风(二首)

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
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
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

(0)

寄曹松(一作洛中作)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
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
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
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