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不受簿书侵,清颍鸥盟欲重寻。
老去宦情知我薄,閒来道念见君深。
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
嵩顶胜游谁得共,仙闻仙驭待知音。
高怀不受簿书侵,清颍鸥盟欲重寻。
老去宦情知我薄,閒来道念见君深。
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
嵩顶胜游谁得共,仙闻仙驭待知音。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王渥所作的《送裕之还嵩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裕之归隐嵩山的深情厚谊与对其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
首联“高怀不受簿书侵,清颍鸥盟欲重寻”,描绘了友人裕之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他不为官场文书所累,渴望在清澈的颍水边,与鸥鸟结盟,再次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老去宦情知我薄,闲来道念见君深”,透露出诗人对裕之归隐决定的理解与共鸣。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官场的兴趣渐薄,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则愈发深厚。这不仅是对裕之个人选择的认同,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颈联“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憧憬。虽然眼下分别,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能再次相聚,共享温馨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此刻对友人归隐决定的复杂心情——既有不舍,也有对友人新生活的祝福。
尾联“嵩顶胜游谁得共,仙闻仙驭待知音”,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嵩山后,能否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疑问与期待。嵩山作为道教圣地,象征着高洁与超凡脱俗,诗人希望友人能在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也期待着能有更多志趣相投之人与友人共赏山川之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支持,也流露出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王春雪三尺,人日雨一犁。
五种虽未入,二麦颇亦宜。
人情岂不悦,天意似可期。
官居著穷巷,睡味无人知。
起焚石鼎烟,烂读离骚词。
看云生屋角,听雨鸣空墀。
绿水添清瑶,孤芳悦华姿。
万物有佳趣,吾生日已衰。
贪痴速奇祸,安分伤寒饥。
乘除理已定,智巧那得移。
不如酌我酒,此事姑置之。
历欲绵洪祚,郊宜筑巨台。
有司脩祝册,天子祭高禖。
意与群情合,春随上瑞来。
翠舆瞻玉座,桂酒奠金罍。
喜色回中壸,欢声入九垓。
熊罴占已兆,弧矢射将催。
异礼关宗社,馀波被草莱。
灵基千岁永,玉叶万枝开。
制度新仪著,歌诗旧典该。
鲁侯徒复宇,后稷始封邰。
帝德应先格,天心亦易回。
至诚参造化,妙响疾风雷。
历数周家久,封疆汉地恢。
山河今壮矣,瓜瓞信悠哉。
准拟螽斯咏,微臣愧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