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欲绵洪祚,郊宜筑巨台。
有司脩祝册,天子祭高禖。
意与群情合,春随上瑞来。
翠舆瞻玉座,桂酒奠金罍。
喜色回中壸,欢声入九垓。
熊罴占已兆,弧矢射将催。
异礼关宗社,馀波被草莱。
灵基千岁永,玉叶万枝开。
制度新仪著,歌诗旧典该。
鲁侯徒复宇,后稷始封邰。
帝德应先格,天心亦易回。
至诚参造化,妙响疾风雷。
历数周家久,封疆汉地恢。
山河今壮矣,瓜瓞信悠哉。
准拟螽斯咏,微臣愧不才。
历欲绵洪祚,郊宜筑巨台。
有司脩祝册,天子祭高禖。
意与群情合,春随上瑞来。
翠舆瞻玉座,桂酒奠金罍。
喜色回中壸,欢声入九垓。
熊罴占已兆,弧矢射将催。
异礼关宗社,馀波被草莱。
灵基千岁永,玉叶万枝开。
制度新仪著,歌诗旧典该。
鲁侯徒复宇,后稷始封邰。
帝德应先格,天心亦易回。
至诚参造化,妙响疾风雷。
历数周家久,封疆汉地恢。
山河今壮矣,瓜瓞信悠哉。
准拟螽斯咏,微臣愧不才。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自祭祀高禖的盛大仪式,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诗中通过“历欲绵洪祚”、“天子祭高禖”等语句,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同时,“翠舆瞻玉座”、“喜色回中壸”等描绘,生动展现了祭祀现场的庄严气氛和人们内心的喜悦。
诗中还运用了“熊罴占已兆”、“弧矢射将催”等象征手法,暗示了祭祀活动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积极作用。通过“帝德应先格”、“天心亦易回”等句子,表达了对帝王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天人感应的信仰。最后,“至诚参造化”、“妙响疾风雷”等词句,体现了诗人对祭祀仪式中蕴含的深厚哲学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和深厚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美好祝愿。
媚色全胜柳,孤标半似梅。
蕊寒金粉腻,香重麝脐开。
徐笔那能画,并刀未易裁。
扶头中酒味,安得一枝来。
东君调护亦多情,瘦比夷齐彻骨清。
有韵绿毛时倒挂,无尘白鹭可同盟。
未应桃叶能称姊,若齿山樊定是兄。
何事故园频入梦,疏枝新赏玉溪晴。
细雨轻阴修禊天,海棠睡足柳初眠。
凝香帘幕东风煖,小醉清吟锦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