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宁静图景。开篇“一雨池塘水面平”直截了当地展现了雨后池塘中积水如镜般平静,水面上的荷叶和垂杨在微风的轻拂下摇曳生姿。"澹磨明镜照檐楹"则是通过对比手法,将水面比作磨得光滑无瑕的明镜,映照出屋檐和门楣,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庄重。
诗人接着笔触轻盈地捕捉了东风忽起时的情景,“东风忽起垂杨舞”中“舞”字生动传神,展示了杨柳在春风中的曼妙姿态。最后,“更作荷心万点声”则通过“更作”二字,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细腻的感官体验之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声音,如同雨滴落在荷叶上一般,每一声都能清晰地被听见,增添了画面的一份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怀。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
开窗对修竹,笔墨得具陈。
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
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昨宵一雨余,村村农事新。
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
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
宁从穷苍居,鸡犬喧四邻。
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
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未嫌酒杯薄,政爱茗椀醇。
曾君索我诗,出语愧逡巡。
烦君隶书题,笔意堪嗣帮。
春游有如此,省费能全神。
但恨子胡子,招要不能频。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